采用土地利用方式处置的污泥应满足表 2 中的要求。
表 2 污泥土地利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施用污泥的指标要求
污泥施用避开降水期和夏季炎热高温气候,施用前将污泥或污泥与土壤的混合物堆置大于 5d。
污泥用作园林绿化草坪或花卉种植介质土时,单位施用量为 6~12kgDS/m 2 ;用作小灌木栽培介质土时,单位施用量为 12~24kgDS/m 2 ;用作乔木栽培介质土时,单位施用量为 10~80kgDS/m 2 。
施用场地的坡度宜大于 6%,并采取防止雨水冲刷、径流等措施。
污泥林地利用时,在施用污泥期间及施用后 3 个月内,限制人以及与人接触密切的动物进入林地;
施用污泥时,氮含量每年每公顷用量不超过 250kg(以 N 计) ,磷含量每年每公顷用量不超过 100kg(以P 2 O 5 计) 。
8.5.3 污染物削减及污染防治措施
污泥堆放、贮存设施和场所进行防渗、防溢流和加盖等措施防止滤液及臭气污染;渗滤液集中收集和处理。
有效控制污泥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同时加强对施用场地的监测。
8.5.4 技术经济适用性
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考虑污泥土地利用的方式消纳污泥,处置前应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
污泥土地利用的成本与效益情况因污泥用途而异。利用污泥替代有机肥、常规基质和客土修复材料时,可节省相应的开支。
8.5.5 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采用密闭车辆运输污泥,设置专用污泥堆存、存储设施和场所。
污泥土地利用前, 应进行场地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 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施用场地的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环境中各项污染物指标背景值进行监测,并定期对施用前的污泥、施用污泥后的土壤和土壤上种植的各种植物等进行取样监测和分析,且保存监测和分析记录 5 年以上。
加强对污泥土地利用的有效管理,确保有效的径流控制,阻止污泥流入地表水域。禁止在敏感水体附近的草坪、森林、沙地、湿地或开垦地施用污泥。
加强对污泥质量和施用污泥后场地的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重金属(铬、铜、铅、汞、锌等) 、总氮、硝态氮、病原菌、蚊蝇密度和细菌总数等。大面积施用污泥前需进行稳定程度测试和重金属含量分析,不合格产品不能直接施用。
污泥林地利用可选择在树木砍伐后的林地、处于树苗期的林地或成树期的林地施用。施用方式可采用穴施、翻土作垄和犁沟等形式。雨季和冰冻期禁止施用污泥。
8.6 污泥焚烧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8.6.1 最佳可行工艺流程
污泥焚烧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主要包括污泥接收、贮存及给料系统,干化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回收及热源补充系统,烟气处理系统,臭气收集及处理系统,给排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电气系统和自控系统等。
污泥干化焚烧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见图 10。
8.6.2 最佳可行工艺参数
污泥焚烧高温烟气在 850℃以上的停留时间大于 2 秒,灰渣热灼减率不大于 5%或总有机碳(TOC)不大于 3%。
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流化速度通常为 3.6~9 m/s,鼓泡流化床焚烧炉流化速度通常为 0.6~2 m/s。
图 10 污泥干化焚烧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