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8.2.1 最佳可行工艺流程
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系统包括收集系统、浓缩系统、消化系统、脱水系统、存储与输送系统、计量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等。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见图 6。
图 6 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
8.2.2 最佳可行工艺参数
污泥预处理构筑物个数采用至少两个系列设计。
初沉污泥采用重力浓缩时,污泥固体负荷为 80~120 kg/m 2 .d,停留时间宜为 6~8h。
混合污泥采用重力浓缩时,污泥固体负荷为 50~75 kg/m 2 .d,停留时间宜为 10~12h。
进入脱水机前的污泥通常含水率大于 96%,经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要求小于 80%。
8.2.3 污染物削减及污染防治措施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预处理阶段的集泥池和浓缩池等构筑物采取加盖密闭并保持微负压,产生的恶臭气体可集中收集后进行生物除臭。脱水机房、泵房和堆放间等建筑物应采用微负压设计,建筑物顶部
应设多个吸风口,经由风机和风管收集至集中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使其连续稳定达标运行。
污泥浓缩的上清液及污泥脱水和设备清洗过程产生废水集中收集,单独处理后回流至污水处理厂。
离心脱水设备产生的噪声采取消声、隔声、减震等措施进行防治。
8.2.4 技术经济适用性
机械脱水适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
间歇式重力浓缩适用于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连续式重力浓缩适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
有脱氮除磷要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宜采用机械浓缩。
对采用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污泥,宜采用浓缩脱水一体机等设备进行处理。
8.2.5 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近有环境敏感点或敏感区域时,关键构筑物和建筑物保持微负压设计。
污泥经预处理后及时密闭运输或连接后续处理。
8.3 污泥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8.3.1 最佳可行工艺流程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包括污泥预处理系统、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沼气综合利用及净化系统、 污染物控制系统。 污泥浓缩后进入污泥厌氧消化系统, 厌氧消化系统包括厌氧消化池、进出料和搅拌系统、加温系统、沼气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见图 7。
8.3.2 最佳可行工艺参数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工艺参数见表 1。
表 1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工艺参数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