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要点1)宜用于浊度长期低于5000度的原水,短时间内允许达到5000~10000mg/L;2)清水区高度为1.5~2.0m;3)清水区上升流速一般采用0.8~1.1mm/s,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采用0.7~0.9mm/s;4)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第一絮凝室和第二絮凝室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
15斜板沉淀池
1.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80-120mm,斜管直径一般采用50-80mm;
2.斜板(管)长度为1-1.2m;
3.倾角一般为60°;
4.斜板(管)底部缓冲区高度一般为0.5-1m;
5.斜板(管)上部水深一般为0.7-1m;
6.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30min;二次沉淀≤60min。
要求原水浊度长期低于1000度;
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可采用9.0~11.0m3/(h•m2);
管径为25~35mm,管长为1m;
水平倾角采用60°;
斜管上部清水区保护高度不宜小于1.5m。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设计要点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适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度的原水;
斜板沉淀区游人面负荷,应根据原水情况及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确定,一般可采用30~40m3/(h•m2);
斜板间距为35mm;斜板长度为2.0~2.5m,排泥区斜板长度不小于0.5m;
沉淀区斜板倾角为40°,排泥区斜板倾角为60°。
16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3,池直径一般采用4-7m;
2.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个别当直径≥7m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渠;
3.中心管内流速≤30mm/s;
4.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
1)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
2)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3)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
4)反射板表面对水平面的倾角为17°;
5)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为0.25-0.5m,缝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
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
6.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长宽比以3-5为宜;
2.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8-12;
3.池底纵坡一般采用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
4.初次沉淀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5.进出口处挡板位置
1)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2)进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挡板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7.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0.6-0.9m/min;
8.排泥管直径为<200mm;
9.入口整流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
10.出水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17沉砂池
1.一般规定
1)沉砂池去除对象是密度为2.65/cm3,粒径在0.2mm以上的砂粒;
2)城市污水沉砂量可按106m3污水沉砂15-30m3计算,其含水率为60%,其密度为1500kg/m3;
3)砂斗容积应按2天内沉砂量计算,斗壁与水平倾斜角不小于55°;
4)人工排沙管直径≥200mm;
5)沉砂池超高不宜<0.3m;
6)沉砂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
2.平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最大流速0.3m/s,最小流速0.15m/s;
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3)有效水深一般为0.25-1m;
4)每格宽度不小于0.6m;
5)池底坡度0.01-0.02。
3.竖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