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实验方法
2.3.1 氢自养菌的驯化及反应器的启动
接种污泥取自上海市曲阳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池污泥,经过离心、清洗、重悬浮等处理后,用灭菌注射器取50 mL从反应器底部预留的放空口注入反应器,从进水口快速泵入人工配置的模拟进水,使反应器内水位达到正常水平.打开电磁搅拌装置,使反应器内部液体完全混合.控制H2分压为0.03 MPa,并调节进水泵流速至最小(0.3 mL ˙ min-1,HRT=34.7 h)保持24 h,然后按照前述步骤再次打入50 mL污泥,继续运行24 h.通过48 h的运行,中空纤维膜面上的生物膜初步形成.将初步的生物膜进行一段时间的驯化,使生物膜长厚,生物量富集,并达到稳定的氢自养呼吸状态,即为反应器的启动阶段.改变氢分压为0.04 MPa,进水泵流速调节至1.0 mL ˙ min-1(HRT=10.4 h),以促进微生物继续富集在膜外表面上.待出水NO13-N、SO42-还原率稳定后,添加0.5 mg ˙ L-1 As(Ⅴ),进行微生物对As(Ⅴ)还原的驯化.当As(Ⅴ)去除率达到稳定,则认为生物膜驯化完成,进入As(Ⅴ)还原影响因素实验阶段.
2.3.2 影响因素试验
MBfR去除As(Ⅴ)影响因素试验共考察NO3--N负荷、SO42-负荷、As(Ⅴ)负荷、氢分压4个因素,每个因素考察3~4个水平,每个水平运行持续时间为48 h.调整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5.2 h(流速为2.0 mL ˙ min-1),每次改变工况后,让反应器稳定24 h(多于4倍水力停留时间),即调节反应器回到平衡状态运行,可认为其达到拟稳态(Rittmann et al., 004),平衡状态的条件为:氢分压为0.06 MPa,进水NO13-N 10 mg ˙ L-1,SO42- 25 mg ˙ L-1,As(Ⅴ)0.5 mg ˙ L-1.反应器稳定后开始取样,分别在第24 h、36 h和48 h取得3个出水和进水样品,分析其中各污染物浓度后分别取平均值.各系列试验保持在室温25 ℃,进水pH值7.2左右的背景环境下进行,流速均保持在2.0 mL ˙ min-1.具体各试验运行条件见表 2.
表2 影响因素试验的工况安排
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每次试验出水取样时间为1 h,用注射器从完全摇匀的取样瓶中抽出适量水样,经0.45 μm的滤膜过滤后置于4 ℃的冰箱中保存.NO3--N、NO2--N、SO42-浓度通过离子色谱法(ICS-1000型,美国戴安公司)进行测定.As(Ⅲ)、As(Ⅴ)的检测采用LC(Agilent 1000,美国)-ICP-MS(Agilent Technologies 7700 Series,美国)联用技术测定,As(Ⅲ)和As(Ⅴ)分离的液相色谱条件为:Agilent CRC8色谱柱(150 mm×3 mm,3 μm);流动相:2.0 mmol ˙ L-1四丁基磷酸铵、0.5 mmol ˙ 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体积分数为2%的甲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参数:功率1500 W,载气流量0.9 mL ˙ min-1,补偿气流量0.25 L ˙ min-1,进样深度8 mm,蠕动泵速0.3 r ˙ min-1,预混室温度2 ℃.采用pHS-29A酸度离子计测定pH.
3 结果与讨论
3.1 NO3--N负荷影响系列试验
工况A下试验MBfR系统的出水水质和污染物通量如图 2所示.在进水中含有低浓度NO3--N(5、10 mg ˙ L-1)时,出水中SO42-浓度分别为11.8和14.4 mg ˙ L-1,出水As(Ⅴ)浓度分别为0.07和0.11 mg ˙ L-1,总砷去除率稳定在76%左右.随着进水NO13-N负荷的增加,出水中其他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各自的还原通量不断降低.当NO3--N浓度达到50 mg ˙ L-1时,出水水质恶化,出水As(Ⅴ)浓度为0.27 mg ˙ L-1,其还原率为28.5%,还原通量201501200010.003 g ˙ m-2 ˙ d-1,而SO42-的还原通量则为零,其还原过程几乎停止,故而出现As(Ⅲ)的积累,总砷去除率仅为1.5%.同时,NO3--N还原也受到影响,出水中出现不完全还原产物NO2--N的累积,浓度高达5.3 mg ˙ L-1,总N去除率仅有61.2%.综上所述,在处理含NO31-N、SO42-及As(Ⅴ)等污染物的污水时,NO3--N发生还原反应的顺序优先于SO42-和As(Ⅴ),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相符.在恒定的氢分压及进水SO42-浓度下,NO3--N作为优先电子受体能在氢气限制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导致SO42-及As(Ⅴ)还原过程中电子供体氢气不足,同时因为系统中SO42-还原产物S2-含量不足进而导致总砷去除效果不佳.同时,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如NO21-N、NO和N22O)具有毒性,能和血红或非血红铁蛋白发生亲和反应,对还原性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因此,NO--N的累积会对As(Ⅴ)的还原反应产生影响.
图2 出水中NO3--N、NO2--N和SO42-浓度(a),总As、As(Ⅴ)和As(Ⅲ)浓度(b)及As(Ⅴ)和SO42-的还原通量(c)随进水NO3--N浓度的变化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