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实验污泥的综合燃烧特征指数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这4个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4. 从表 4可以看出,C、S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因此,建议联合采用C、S这2个参数评价污泥综合燃烧性能,以便获得污泥焚烧性能的准确信息.
表4 4个燃烧特性参数的相关性
4 污泥燃烧动力学模型
每个试样的燃烧实验可以认为是一系列挥发分释放、燃烧的综合行为,它们的活化能符合以下动力学方程(陈镜泓和李传儒,1985):
da/dτ=kf(a)=kAe-E/RT f(a)(4) 式中,a为热解转化率(%);E活化能(J ˙ mol-1);A为频率因子(min-1);R为气体常数,8.314(J ˙ mol-1 ˙ K-1);T为反应温度;f(a)为与燃烧机理相关的函数. 经过整理得到:
式中,φ为升温速率(℃ ˙ min-1),φ=dT/dt. 令c=ln[ARφE (1−2RTE )] ,对于本实验中反应温区及大部分E值而言,c的值近似看做常数,令b=-ER ,X=1T ,Y=ln[−ln(1−a)T 2 ] (n=1),Y=ln[−1−(1−a) 1−n T 2 (1−n) ] (n≠1). 则有,Y=c+bX. 以不同的反应级数n带入试探求解,并进行线性拟合,数据的线性越好,则反应机理函数选择的越适合,再从直线的斜率求得活化能E.
假设试样由3部分物质(即挥发分1、挥发分2和固定碳)组成,从污泥及其混合物燃烧的宏观动力学角度,把失重过程的3个阶段与3个相互独立的、连续的、平行反应相对应,各部分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单独进行反应(温俊明等,2004). 在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单步反应还是多步反应,在每步反应中,DTG峰值两侧的反应机理一般不同. 本研究中将试样DTG曲线中燃烧速率较大的挥发分1、挥发分2及固定碳失重峰前后采用不同的燃烧机理模型来描述. 以YR污泥(升温速率是20 ℃ ˙ min-1)燃烧为例,分别在不同的反应机理下将峰前峰后的横、纵坐标数据代入,并进行线性拟合(n分别取0.5、1、1.5、2),以可决系数R2为最大时来确定反应曲线方程和活化能E,其燃烧动力学方程图解和动力学参数图解见图 6.
图6 YR污泥第1挥发分析出峰前燃烧动力学方程参数图解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