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降解速率缓慢
随着盐度的升高有机物降解速率下降,因此低F/M更适合含盐废水的处理。图3.5为SBR法处理在各盐度下的处理效果。
4.4污泥流失严重
盐度改变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改变了污泥的沉淀性和出水SS,污泥流失严重.
5 高盐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对策
5.1 驯化淡水微生物
适应于生活在淡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的微生物在进入一定浓度的含盐环境内,会通过自身的渗透压调节机制来平衡细胞内的渗透压或保护细胞内的原生质,这些调节机制包括聚集低分子量物质来形成新的胞外保护层,调节自身的代谢途径,改变基因组成等,因此,正常活性污泥可以在一定盐度范围内通过一定时间的驯化处理含盐废水。
虽然污泥通过驯化可以提高系统耐盐范围,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但是,驯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对盐度的耐受范围有限,而且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当盐度环境变化时,微生物的适应性会立刻消失。驯化只是微生物适应环境的暂时生理调整,不具有遗传特性。这种适应性的敏感对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很不利。
研究认为,在盐度小于20g/L条件下,可以通过盐度驯化处理含盐污水。但是驯化盐度浓度必须逐渐提高,分阶段的将系统驯化到要求盐度水平。突然高盐环境会造成驯化的失败和启动的延迟。
5.2 稀释进水盐度
既然高盐成为微生物的抑制和毒害剂,那么将进水进行稀释,使盐度低于毒域值,生物处理就不会收到抑制。这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管理;其缺点就是增加处理规模,增加基建投资,增加运行费用,浪费水资源。
5.3 利用适盐微生物
接种或者基因固定化适盐微生物处理高盐污水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处理超过3%的高盐污水,这是不同驯化法无法实现的。其筛选出的某些具有特定污染物去除的适盐菌可以具有高的专性降解能力,大大提高处理效果。筛选接种物来源于海洋或者河口底泥、晒盐场底物和其他高盐环境下的活性物质。筛选往往有一定的程序和基因化措施。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启动时间长,前期启动费用高。但是对于高盐污水生物处理而言,是可行的方法。
5.4 添加拮抗剂
拮抗作用是指一种毒物的毒害作用因另一种物质的存在或者增加而降低的情况。
图中可以看出一种毒物的毒害作用随着另一种物质的低浓度增加而减少,并在最佳状态后,随拮抗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反应速率下降。
目前研究,发现K会对Na产生拮抗作用,减少Na盐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吸钾排钠作用主要原理可能是Na+/K+反向转运功能。细菌的生长虽然需要高钠的环境,细胞内的Na浓度并不高,如盐杆菌光介导的H+质子泵具有Na+/K+反向转运功能,即具有吸收和浓缩K+和向胞外排放Na+的能力. K+作为一种相容性溶质,可以调节渗透压达到细胞内外平衡,其浓度高达7mol/L,以维持内外同样的水活度.例如嗜盐厌氧菌、嗜盐硫还原菌及嗜盐古菌是采用细胞内积累高浓度K+来对抗胞外的高渗环境.例酵母中的Na+/K+反向载体可以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提高酵母的耐盐性。有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
5.5 选择合适处理工艺
不同的处理工艺影响微生物的耐盐范围。以下为报道的几种生物处理方法中NaCl浓度的限制量.研究普遍认为生物膜法的耐盐能力大于悬浮活性污泥法。另外, 加设厌养段可以大大提高后继好氧段的耐盐范围。
6 高盐污水生物处理的设计要求
6.1 增设盐度调节池
盐度变化对稳定的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表现为处理效率的急剧下降和污泥的大量流失。设计时应设立调节池保证盐度的相对稳定。可以在调节池进出口设立电导监测装置,加强盐度的在线的控制于反馈,防止盐度冲击造成处理系统处理的失败。
6.2 减少污泥负荷
盐度降低生物降解的速率,因此设计负荷要相对减少。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在高盐环境下污泥指数降低,因此,不必担心过低负荷造成的污泥膨胀。
6.3 增加污泥浓度
高盐处理污泥的蓄凝性差,污泥流失严重。因此,在设计中应保证高的污泥浓度。这也是提高处理效率的一种手段。还可以在设计污泥浓缩池时,保证额外的污泥储量,当污泥流失时,迅速补给。
6.4 加大澄清池停留时间
高盐影响蓄凝性,因此加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污泥的沉降。
6.5 加大曝气量
微生物在高盐环境的适应表现为好氧呼吸速率加大,因此呼吸会造成额外的氧耗量。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提供其适应高盐环境的生理要求。
(来源:微信公众号“给排水处理技术与应用”ID:water0571)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