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含铬废水调节池
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2.5m×2m×4m,容积为20m3,停留时间8h,池底布空气管,定时开启防止沉淀。设置耐腐蚀自吸泵2台,根据池内水位高低,自动控制。
3.5还原池
采用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1.5m×1.5m×1.6m,容积为3m3,停留时间1h,采用机械搅拌装置,配置pH和ORP自动控制加药系统各1套,控制pH值为2~3、ORP值为250~300mV。
3.6综合废水调节池
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8m×5m×4m,容积为160m3,停留时间8h,池底布空气管,定时开启防止沉淀。设置耐腐蚀自吸泵2台,根据池内水位高低,自动控制。
3.7pH调节池
采用地上式鋼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1.8m×1.8m×2.0m,容积为6m3,停留时间0.3h,采用机械搅拌装置,pH自动控制加药系统1套,控制pH值为9.5~10.5。
3.8混凝反应池
采用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3m×1.8m×2.0m,内分2格,分别为快混池和慢混池,容积为10m3,停留时间0.5h,采用机械搅拌装置。
3.9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采用升流式异向流结构,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8m×5m×4.5m,水力表面负荷0.6m3/m2˙h,池内放置斜管,管孔为60mm,倾角为60度。
3.10砂滤池
采用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樹脂防腐,内部尺寸为3m×1.5m×3.0m,设计滤速7m/h,滤料采用石英砂,承托层采用卵石。滤池采用穿孔管配气冲洗系统。
3.11pH回调池
采用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1.8m×1.5m×2.5m,容积为6m3,停留时间0.3h,采用机械搅拌装置,pH自动控制加药系统1套。
3.12污泥浓缩池
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防腐,内部尺寸为2.5m×2m×4m,容积为20m3,采用全自动板框压滤机1台。
4调试与分析
4.1含氰废水的预处理
将含氰废水提升到一级破氰池后,pH控制加药系统自动投加碱液,控制pH值在11~11.5,ORP控制加药系统自动投加漂白水,控制ORP值在300~350mV;出水流到二级破氰池后,pH控制加药系统自动投加酸液,控制pH值在6.5~7,ORP控制加药系统自动投加漂白水,控制ORP值在600~650mV。采用两级碱性氯化法处理工艺,废水中的氰离子被氧化成为N2。
4.2含铬废水的预处理
将含铬废水提升到还原池后,pH控制加药系统自动投加酸液,控制pH值在2~3,ORP控制加药系统自动投加亚硫酸钠溶液,控制ORP值在250~300mV。采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工艺,在酸性条件下亚硫酸钠将6价铬还原成3价铬。
4.3综合废水的处理
将综合废水提升到pH调节池后,pH控制加药系统自动投加碱液,控制pH值在9~10,废水中的镍、铜、锌以及3价铬等离子与氢氧根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再经快混池和慢混池分别投加PAC、PAM,提高混凝沉淀效果,同时可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和悬浮性污染物,最后废水通过砂滤池去除细小的、不易沉淀的悬浮物,在pH回调池控制pH值为7~8后达标排放。
4.4运行效果
该工程经一定时间的调试运行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可靠,出水达到《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1597-2015)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5投资与运行费用
工程总投资约110万元,处理水量为400t/d。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药剂费、人工费等,运行费用约1.9元/m3。
备注:药剂价格NaOH按2.5元/kg、H2SO4按1元/kg、NaOCl按1元/kg、NaHSO3按2元/kg、PAC按2元/kg、PAM按25元/kg计算;综合废水包括预处理后的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
备注:电费按0.6元/(kW˙h);人工费按2人计;总运行费用为前面3项总和。
6小结
(1)电镀工艺种类繁多、工艺复杂,不同企业的电镀废水水质相差较大,但共同特征是均含重金属离子、酸、碱等污染物,电镀废水应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2)本工程综合考虑了含氰、含铬废水、综合废水的性质,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单独收集进行预处理后再与综合废水混合统一处理排放。工艺采用的是传统的化学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效果稳定可靠,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负荷的冲击。
(3)本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将地上式建筑和地下式建筑分别合建在一起,使整个处理工艺更加紧凑,施工及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最大限度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设施运行的稳定性。
(4)电镀企业应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清洗效率,减少废水产生量。有条件的企业,废水处理后应回用。
参考文献
[1]刘景允.综合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C].天津大学,2008.
[2]廖涛.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C].三峡大学,2013.
[3]胡翔,陈建峰,李春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新技术新工艺,2008(12):5-10.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