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特点是:①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池内混合液能对废水起稀释作用,对高峰负荷起削弱作用;②由于全池需氧要求相同,能节省动力;③曝气池和沉淀池可合建,不需要单独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便于运行管理。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缺点是,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胀。
本工艺适于处理工业废水,特别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用于处理城市废水,完全混合曝气池的各项设计参数的参考值如下:
BOD 负荷(Ns) 0.2~0.6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Nv) 0.8~2.0kgBOD5/(m3.d)
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r) 5~15d;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3000~6000m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2400~4800mg/L;
污泥回流比(R) 25%~100%;
曝气时间(t) 3~5h;
BOD5去除率 85%~90%。
三、分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分段曝气活性污泥运行模式又称阶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段进水活性污泥法,其特点是废水沿池长多点进水,有机负荷分布均匀,使供氧量均化,克服了推流式供氧的弊病。沿池长F/M分布均匀,充分发挥其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该法可提高空气利用率,提高池子工作能力,适用各种范围水质。该工艺的不足是,进水若得不到充分混合,会引起处理效果的下降。图2-5-20是分段式曝气法平面布置示意图。
分段式曝气法平面布置示意图
分段曝气法处理工业废水的各项设计参数如下:
BOD 负荷(Ns) 0.2~0.4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Nv) 0.6~1.0kgBOD5/(m3.d)
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r) 5~15d;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2000~3500m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1600~2800mg/L;
污泥回流比(R) 25%~75%;
曝气时间(t) 3~8h;
BOD5去除率 85%~95%。
四、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这种运行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将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个过程一吸附、代谢,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
废水在再生池得到充分再生,具有很强活性的活性污泥同步进入吸附池,两者在吸附池中充分接触,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废水得到净化。由二次沉淀池分离出来的污泥进入再生池,活性污泥在这里将所吸附的有机物进行代谢活动,使有机物降解,微生物增殖,微生物进人内源代谢期,污泥的活性、吸附功能得到充分恢复,然后再与废水一同进入吸附池。见图2-5-21。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平面示意图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是:①废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由于再生池接纳的仅是浓度较高的回流污泥,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亦小,吸附池与再生池容积之和仍低于传统法曝气池的容积;②本方法能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当吸附池的活性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内的污泥予以补救。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