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验水质及接种污泥
本实验采用模拟废水,由碳源液、磷液、氮液、浓缩液及微量元素配制而成,模拟废水pH平均值为6.760.无水乙酸钠为碳源(COD=400mg˙L-1),磷酸二氢钾(PO3-4-P=8mg˙L-1)、氯化铵(NH4+-N=40mg˙L-1)、浓缩液(1L)由45gMgSO4˙7H2O、80gMgCl2˙6H2O、21gCaCl˙2H2O、10g酵母浸膏、61g蛋白胨组成,微量元素组成参照文献[19].为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1L模拟废水加入1mL浓缩液及1mL微量元素液.
实验所用污泥接种自兰州市七里河城市污水处理厂4号曝气池,该污水厂采用A2/O工艺,污泥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性能,污泥各项指标性能良好.
1.3分析项目及方法
所有水样均采用定性滤纸过滤后测定,水质分析项目中PO3-4-P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NH4+-N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COD采用COD快速测定仪测定,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采用滤纸重量法测定.温度、ORP(氧化还原电位)值和DO由德国Multi3420在线测定仪在线监测.
2结果与讨论2.1不同侧流比条件下EBPR系统COD、NH4+-N的去除性能
图2为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COD、NH4+-N去除性能.控制DO=1mg˙L-1,在提取侧流比为0、1/4、1/3、1/2的4个阶段监测日常运行时反应器进、出水COD、NH4+-N浓度及其去除率.图2(a)中,反应器在Ⅰ阶段与Ⅱ阶段对COD的去除率均高于81.9%,出水COD浓度平均值为24.1mg˙L-1,COD得以稳定去除.但在后两个阶段,COD出水浓度与去除率有所波动,Ⅲ、Ⅳ阶段中,COD最低去除率均为79.7%,出水COD的残余量达到81.3mg˙L-1.
与文献给出的侧流除磷对COD去除效果几乎无影响不同,分析认为,郝晓地等[18]的研究表明,在不断增大侧流比时,生物除磷所需最低COD/P值会不断下降(侧流比从0增大至20%时,所需最低COD/P值随之由20降至15),即侧流比不断增大时,整个生物反应过程所需COD不断减小,本实验COD/P值并未随相应的COD/P有所降低且始终为50,因此在Ⅲ阶段与Ⅳ阶段出水有些许COD残留.
图2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COD、NH4+-N去除性能
由图2(b)中可得,各阶段下NH4+-N去除率仅在改变不同侧流比初期略有降低,之后快速回升至100%并实现氨氮的稳定去除.反应器在整个实验阶段(110d)对NH4+-N去除率均值为98.1%,出水NH4+-N浓度平均值为0.8mg˙L-1,工艺去除NH4+-N性能高效稳定,说明反应器中NH4+-N去除不受侧流比影响,类似的研究结论也有报道.且此时反应器在低好氧(DO=1mg˙L-1)的情况下,证明侧流比磷回收与低DO浓度(DO=1mg˙L-1)条件下的EBPR系统结合运行对去除NH4+-N影响甚微.
2.2不同侧流比条件下EBPR系统的除磷性能
图3为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的除磷性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一级A标准中总磷(以P计)排放应≤0.5mg˙L-1.由图3可见,反应器Ⅰ阶段(无侧流比)出水磷的达标率为52.9%,该阶段初期系统因刚启动出水有3d不稳定,之后除磷率最低为82.3%,平均除磷率89.4%;Ⅱ、Ⅲ阶段(侧流比分别为1/4、1/3)中,平均除磷率分别为98.5%和99.0%,出水磷达标率均远远优于Ⅰ阶段,尤其是Ⅲ阶段只有初期第一天未达到一级A标准,出水达标率为93.3%,说明侧流比升高至1/3,除磷效果也随之上升,出水PO43--P浓度逐渐下降;
Ⅳ阶段中除磷率不断波动,除磷率最低为65.4%,出水磷的达标率仅为45.5%,在1/2侧流比时,提取较多厌氧放磷上清液进行化学磷回收,此时聚磷菌在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的动态平衡被严重破坏,生物性能逐渐恶化,因此在1/2侧流比时抑制低好氧EBPR系统的除磷性能.说明低好氧EBPR系统在1/4、1/3侧流比条件下于回收磷的同时EBPR系统可更加高效节能稳定运行.
图3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的除磷性能
2.3不同侧流比条件下EBPR系统典型周期磷的变化规律
图4为不同侧流比条件下典型周期内PO3-4-P、ORP和DO的浓度变化规律.从中可知,在DO=1mg˙L-1条件下,依次提取侧流比0、1/4、1/3、1/2后厌氧段释磷量呈递减趋势,对应厌氧末期磷浓度分别为32.8、26.0、20.1、18.7mg˙L-1.
分析原因为:①提取侧流比即人为剥夺生物反应过程中厌氧释磷量,随着不断的磷剥夺,聚磷菌胞内聚磷颗粒含量减少,厌氧释磷能力逐渐减弱[20];②从图4中可以看出,厌氧阶段反硝化初期,氧化态的NOx--N被还原成N2,反应器中ORP不断下降,随后反应过程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幅度减小,ORP下降速率变小并逐渐趋于平缓,厌氧段末期ORP最终分别为-258.9、-233.7、-231.4、-217.8mV.
王晓玲等研究表明,在低ORP情况下,相对ORP值越高则NO3--N含量越大,即各阶段中厌氧段后期NO3--N含量依次升高.随着厌氧段NO3--N含量升高,反硝化菌与聚磷菌在污水中竞争能力逐渐增强,聚磷菌处于劣势,导致聚磷菌释磷量减少.
图4不同侧流比条件下典型周期内PO3-4-P、ORP和DO的浓度变化规律
由图4还可以看出,随着侧流比不断增大,对应吸磷时间逐渐延长,系统Ⅰ、Ⅱ、Ⅲ阶段的吸磷过程分别可以在120、150、180min内完成,对应好氧吸磷速率变慢,但同时发现Ⅳ阶段(1/2侧流比)吸磷过程并未完成,在好氧末期系统磷浓度为0.6mg˙L-1.综合分析表明,提取侧流比逐渐增大,聚磷菌的厌氧释磷与好氧吸磷能力均逐渐减弱,且Ⅳ阶段(1/2侧流比)之前均可实现除磷效果,说明在1/4、1/3侧流比条件下EBPR系统可实现磷的高效去除,从节约能耗与磷回收方面考虑,低好氧条件下生物除磷与侧流磷回收结合具有可行性.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