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反应器在A2/O的运行方式下稳定运行时,进出水氨氮浓度及其去除率情况如图2表示。
从图2可以看出实际焦化废水的进水氨氮含量变化很大(200mg/L~270mg/L),在实验进行的前两天出水的氨氮浓度下降很快从150mg/L下降到60mg/L,第三天和第四天有小幅度的上扬,这是因为在实验开始时微生物浓度高,对氨氮能较好的去处,但是实际焦化废水的毒性强,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所以出现氨氮出水浓度上升的情况。
而膜对硝化菌的截留作用,硝化菌可以在较小的HRT条件下生存富集,所以随着实验的进行,出水氨氮的含量逐渐稳定,可控制在70mg/L左右,而氨氮的去除率波动很大50%-70%,但氨氮的出水浓度却在一个稳定状态,这说明去除率的波动是由进水氨氮波动引起的。
4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反应器在A2/O的运行方式下进出水COD含量及去除率变化情况如图3表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MBR在A2/O的运行方式下对实际焦化废水中的COD去除还是很稳定的,其去除率保持在80%左右,在进水COD值波动很大的情况下(2500mg/L~3000mg/L),出水COD值一直稳定在500mg/L左右,在实验前十天,进水COD的波动很大,而出水COD却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COD的去除率有明显的升高,这说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仅适应了焦化废水,而且在膜的分离作用下得到富集,强化了对COD的去除效果。并在膜的作用下稳定了出水。
参考文献:
[1]奇荣,余兆祥.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工,2005,25(07):57-64.
[2]张自杰.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张能一,唐秀华,邹平.我国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其处理方法.净水技术,2005,24(02):42-47.
[4]胡钰贤,郭亚兵.焦化废水及其处理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05):97-100.
[5]王喜全.焦化废水中氨氮及COD降解技术的研究.贵州环保科技,2003(04):4-5.
[6]邢广恩,崔明稳.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衡水学院学报,2007,3,9,(01):104-106。
[7]周国成.焦化废水处理工业用水与废水,1995,15(4):19-26.
[8]魏新利,李结.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01):25-26.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