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方案与方案1相比,主要调整如下:方案2,完全停止好氧池曝气,加大R1回流,主要考察膜池富余溶解氧利用替代曝气的效果;方案3,降低好氧池首段曝气量,主要考察降低曝气量的影响;方案4,改变进水方式,考察多点进水运行工况的效果。各方案运行的具体变量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3AMBR中试实验方案变量对比
1.4分析项目及方法
COD:《重铬酸钾法》(GB11914-1989);TN:《过硫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GBI1894-1989);NH3-N:《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NO3-N:《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7480-1989);TP:《钼锑抗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DO:采用HACHHQ-40-d便携式溶氧仪测量;MLSS:采用HACHTSS便携式污泥浓度计测量;ORP:采用HACHHQ-11-dORP计测量;pH:采用HACHpH计测量;浊度:采用HACH2100N浊度仪测量。
2结果与讨论
2.1实验期间各方案水质结果分析
中试MBR系统自2014年5—12月,进行了200d左右的中试实验,在去除了切换调试期后,稳定期长达100d(其中方案1为70d,方案2为10d,方案3为10d,方案4为10d),在此期间出水水质良好,主要水质主要指标监测结果见图2。
出水在改变运行参数后略有波动,总体来说各方案COD出水均低于30mg•L-1,去除率可达83.10%;出水TN、NH3-N、TP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7.09、0.92和0.33mg•L-1,去除率均值为63.06%、81.59%、97.05%,优于绝大多数传统处理工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COD≤50mg•L-1,NH3-N≤10mg•L-1,TP≤0.5mg•;L-1)。各污染物除TP采用生物+化学法外,其余皆采用生物法去除。
2.1.1DO值由
表3监测结果可知,受节能措施的影响,各反应池水体DO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方案2虽然完全停止了曝气,但好氧1段仍保持了接近原来一半的DO水平(0.23mg•L-1),说明膜池液回流确实起到了补充溶解氧的作用;方案3则停止好氧1曝气,该池DO值进一步降低到约方案1的1/4水平(0.13mg•L-1),膜池以外的各池DO水平非常接近,梯度不明显;多点进水对DO值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2个好氧池和变化池形成了更好的DO值浓度梯度。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