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污泥储池溢流。一般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车间每天运行时间在12~18小时,剩余时间只是排泥,污泥储池一般不会无限制的设计到足够大,来保证每天的排泥都能储存起来,因此,有部分排泥就会在污泥储池上面的溢流管溢流回厂区工艺回水管路里。但是由于溢流管上不可能装流量计,也没有水泵提升,而且也不是压力流,所以没有可用的公式计算,那么这部分流量怎么来计算呢?
我们来看上面的水量图,进入储泥池的主要来自于初沉污泥Q2,生物段剩余污泥Q3,从储泥池出去的主要是溢流Q4,通过脱水机的污泥投配泵提升进入脱水机的QT,这样就可以得出储泥池的水量平衡关系了:
Q2+Q3=Q4+Qt
所以:Q4=Q2+Q3-Qt
污泥投配泵的流量Qt可以从污泥投配泵铭牌流量和运行时间统计。假设污泥泵的流量为10m3/h,每日工作时间为16小时。则Qt为:
Qt=10*16=160m3
Q4=500+1800-160=2140m3
Q5:脱水机上清液。这部分水量是脱水机通过机械作用把加了絮凝剂以后的污泥的上清液和固体分离后产生的水,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污泥投配泵的给脱水机的输送的污泥量,一个是絮凝剂的加药量,一个反冲洗滤布的反冲洗水(我们这里设定都是用自来水,不用中水)。
这几个数据都可以从现场设备的工作铭牌和运行时间得出。假设污泥泵的流量为10m3/h,絮凝剂泵加药量为0.3m3/h,反冲洗水泵的流量为10m3/h。脱水机每日工作时间为16小时。
则Q=(10+0.3+10)16=324.8m3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是进入脱水机全部的流量,还要把泥饼的量减去,假设每天生产泥饼10m3,所以最后的上清液计算为
Q5=324.8-10=314.8m3
Q6:深度处理反冲洗水。这部分水水来自于深度处理车间过滤工段的定时反洗产生的反冲洗污水,通过工艺管路回流到泵房内。反冲洗的流量可以根据反冲洗水泵的铭牌标称和运行时间进行计算。假设反冲洗铭牌为30m3/h,每日反冲洗时间为4小时,反冲洗流量为:
Q6=30*4=120m3
Q7:中水量。中水主要回供厂外的企业用户,或者厂内的绿化浇洒等,中水取水管路一般设计在接触池后的出水段,由于设置位置不一样,有些中水取水在出水流量计前段,最终的出水量就是中水量加出水流量计水量,有些在出水流量计后段,中水量就不影响出水量。中水量根据厂内的设置的中水回用泵的流量和运行时间进行统计计算。
假设中水泵的铭牌为200m3/h,每天的运行时间为20小时,则:
Q7=200*20=4000m3
Q8:其他水量。其他水量由于都是不可精确测量计算的数值,我们可以进行估算,一般可以按处理水量的5~8‰计算,我们选择6.5‰的处理水量进行计算,则Q8为:
Q8=10000*6.5‰=65m3
到现在为止,我们就把厂内所有的流量都进行统计分析,要注意生物处理段的内外回流只是在进出水流量计的中间,没有跨越流量计,因此这部分水是在系统内部的,不影响进出水流量,所以在水量平衡中不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来看这个设定的污水厂里的水量平衡的计算。
首先来看进水量Qj。Qj是进水流量计的数值,但是由于进水流量计的位置安装在厂区回流管之后,它统计的流量数值是厂区外的进水量和厂区内的回流量之和。而污水厂厂区内的回流到进水泵的流量主要来源于沉砂池的回流液Q1,储泥池的溢流Q4,脱水机房上清液Q5,深度处理车间的反冲洗水Q6,所以Qj的流量为:
Qj=10000+Q1+Q4+Q5+Q6
=10000+80+2140+314.8+120
=12654.8m3
然后我们来看出水量Qc。Qc是污水厂最后流出系统的污水,这部分污水主要是厂外进水10000m3,在各个处理工序中抛掉的工艺回流水,包括沉砂池的回流液Q1,初沉排泥量Q2,生物段剩余污泥量Q3,深度处理的反冲洗水Q6,厂内消耗Q8。
而中水Q7,主要来自于清水池,清水池的设置各污水厂有不同的位置,如果在出水流量计前,Q6不包含在出水流量内,如果设置在出水流量计后,Q6包含在出水流量里,在这里我们假设清水池在流量计后,不影响出水流量的统计。所以最后的出水流量就为:
Qc=10000-Q1-Q2-Q3-Q8
=10000-80-500-1800-120-65
=7435m3
计算到这里是不是就是最终稳定的出水量了呢?这里要注意下就是上述计算其实算出来的是第一天稳定运行以后的情况,在第二天运行以后,进水量仍旧保持Qj,但是由于第一天进水提升泵最终提升了Qj的流量,所以第二天的出水量的10000吨就变成了Qj了,所以,稳定运行以后的出水量应该是:
Qc=Qj-Q1-Q2-Q3-Q8
=12654.80-80-500-1800-120-65
=10089.8m3
这里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最终出水比进水10000吨还多,污水厂不是还有挥发跑冒滴漏的情况么,出水应该比10000吨少啊?为什么出水反而比进水多?这需要再回看两个地方,污泥脱水机房的絮凝剂加药和反冲洗水一共为(10+0.3)*16=164.8m3这部分的水为污水处理系统从外部引进的水量,从系统出去的是蒸发跑冒滴漏和污泥外运部分,所以最后的水量平衡为:
10000+164.8-65-10=10089.8m3
这样就和上面的Qc核对上了,从上述的整个推算来看,污水厂的水量是保持平衡的,但是我们从流量计的统计差值的数据来看:
Qj-Qc=12654.8-10089.8=2565m3
也就是说在理想的数据统计情况下,进水流量计安装在厂区的回流管后方,前后流量计相差2565m3。
当然在污水厂的实际运行中,水量的计算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数字应该没有这么精确到最终完美平衡,但是只要我们每一个运行人员认真分析每一个进出流量,最后的数字还是能够无限接近水量平衡的。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治污者说”,ID:gh_ed253cef4c20,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