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1b中可知,炉膛温度选取炉膛出口测点,改造前炉膛温度较低,最高不超过700℃。主要由于系统设计问题,运行负荷较低,燃料燃烬率低,锅炉热效率低。经检测改造前原飞灰残碳量达18%,底渣含碳量大于5%。
改造后,炉膛温度有了明显提升,稳定在880.7~1007.9℃,温度场区间稳定,换热效果增强。经检测飞灰含碳量低于5%,底渣含碳量小于1%。
从图1c中可知,改造前排烟温度大于150℃,热效率低,热量损失大,尾部烟道易损。其主要原因是燃料燃烧不完全,导致后燃,从而排烟温度升高,同时尾部受热面布置较少,排烟温度降不下来。改造后,通过对燃烧器改造,并加增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控制在130~140℃,进入设计范围,运行可靠。
3.2锅炉出力对比分析
锅炉系统出力水平对比分析选取设定运行负荷为额定负荷的80%,螺旋给料频率控制在30~42Hz条件下的蒸汽流量,在系统连续运行70h内对应曲线如图2所示。
分析图2可知,改造前,实际蒸汽流量低于20t/h,主要由于原燃烧器设计不合理,给料不稳定,燃烧效率低,导致系统出力无法达到要求,负荷实际运行值与设定值相差较大。
通过对燃烧器、螺旋给料机及系统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出力,改造后的蒸汽流量控制在22~25t/h,达到设定运行负荷值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实测热效率89.07%。
4结论
针对技术改造前,煤粉工业锅炉系统运行参数及系统出力不理想情况,主要对煤粉储供系统、燃烧系统和热力系统等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对改造前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技术改造后,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燃烧效率和热效率,降低能耗。在设定运行负荷为额定负荷的80%条件下,实测热效率达89.07%,符合设计要求。
2)技术改造后炉膛负压波动减小到合理范围-100Pa左右,最大波幅±30Pa,系统稳定运行。炉膛温度和排烟温度达到设计值,减少热量损失,蒸汽流量符合设定运行负荷要求。
3)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本次技改效果明显,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为其他煤粉工业锅炉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