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有效结合老旧城区的改造
建成区内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与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翻新、水体修复、景观绿化提升、管网更新、泵站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民生工程相结合。在更新改造项目中将雨水系统融入,增加主体项目多功能性,实现城市更新改造与雨水系统之间的系统性和统一性。城市更新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区雨水系统三者关系如图2所示。
将建筑附属绿地与水体、道路附属绿地、道路、湿地改造成为同时具有“海绵”功能的多功能设施,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建设目的融入到积水点改造、管网提标改造、绿建改造、黑臭水体整治等民生工程,实现建成区内的海绵城市改造。
3.4统筹考虑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
在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前提下解决历史建筑与街区面临的问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雨水系统改造时要统筹考虑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垂直绿化、路面改造、花园绿化、雨水设施等方面,与历史街区目前面临的建筑、道路、绿地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困境相对应,二者具有较好的契合度。
通过对建筑进行绿色屋顶、垂直绿化的改造,对路面进行渗透铺装与生物滞留带的改造,使建筑和道路在保持原貌的情况下提升生态功能;通过对街区内原有绿地的雨水综合利用景观提升改造,对景观绿化重新规划设计,改变街区绿化水平低、景观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完善截流减排的生态环境功能。
3.5加强现场踏勘,多沟通多协调
以问题为导向的建成区海绵城市改造,规划、设计、施工都是在详细的现场踏勘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现场踏勘,可以得到详细的现场资料,例如建筑的雨落管是否适合进行断接,小区的建筑是否适合绿色屋顶的改造,小区的绿地分布和规模,小区有无水体,道路的绿化带是否适合改造成生物滞留带,大型公园、广场、绿地是否适合作为多功能调蓄场地,水系的驳岸状况、管网的入水口有无进行预处理的可能等,同时能够根据各个场地的特征,找出场地面临的问题,为海绵城市改造的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3.6公众参与方案决策
目前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案基本都是“专业人员设计-专家评审-政府全权决定”的模式,为建设适合居民的居住环境、行为习惯、认知程度以及满意程度的海绵城市,应该打破现有的政府全权决定模式,实行公共参与政策,邀请工程项目周围常驻居民,征询改造意见,及时进行方案修改和完善。
公众参与体现在政策法规的编制、工程建设的监督、实时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公众的参与可以为政府和专业设计人员打开视野,优化方案,使建设方案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需求,使海绵城市建设过程更加顺利,这种公众参与的方式也将会成为城市建设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这些思路不仅适用于建成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有些思路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新建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在此,对新建区和建成区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原则和方法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4结语与展望
建成区的改造因为场地特征不同、发展需求不同、面对问题不同,无法用一个方案去解决其他场地的问题,应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场地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方案,形成“一点一策”。
建成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为:结合景观提升改造、棚户区重新规划、老旧小区改造、绿色建筑改造、道路改造、管网改造、积水点改造、区域更新等各项城市改造项目,通过对现有道路、建筑、公共广场等硬化区域进行合理断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合理布局,实现建成区内的源头截污减排,提升排涝标准。通过这样的建设方式,可以避免没有合适的场地或者足够的绿地来建设新型雨水系统,加快建成区的海绵城市建设。
微信对原文有删减,由给水排水微信小编整理后发布。原文标题:《基于问题导向的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策略》,作者:李俊奇、黄静岩、王文亮,刊登在《给水排水》2017年08期。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