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实验方法
将化学沉淀法处理后的出水依次经过机械过滤、微滤处理。机械过滤和微滤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操作压力分别为0.03、0.5MPa,泵流量分别为0.232、0.406m3/h。利用温控系统将原水温度分别调节至15、25、35、45℃,启动膜分离系统,控制泵流量为0.406m3/h,分别在操作压力为1.0、1.5、2.0、2.5、3.0、3.5MPa条件下进行纳滤处理,待系统稳定15min后测定膜通量,取样测定出水水质,得到最适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并在最适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条件下,按照相同步骤完成操作时间、原水典型残留物Al3+和聚丙烯酰胺(PAM)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
为保证系统原水浓度稳定,纳滤滤液返回至贮料罐。为研究浓缩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上述最适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条件下测定滤液体积,并在不同浓缩比条件下取滤液测定出水水质,此实验过程中滤液不返回至贮料罐。每次完成实验后,均对膜进行化学清洗和清水反冲洗。
膜通量J计算公式为
2结果与讨论
2.1操作压力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图2给出不同操作压力下,膜通量和盐分截留率的变化。由图2a)可以看出:膜通量随操作压力升高而增大,在25℃条件下,膜通量由0.555L/(m2˙h)增加至8.265L/(m2˙h),且基本呈直线增长;盐分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升高也在增大,但当操作压力在1.0~1.5MPa时,截留率增加较快,例如在25℃条件下,TDS、Cl–、F–、SO42–和Ca2+的截留率分别由76.84%、70.76%、60.75%、91.45%、86.39%上升至89.29%、85.62%、83.59%、97.09%、94.60%,当操作压力到1.5MPa后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到2.5MPa后趋于恒定,此时TDS、Cl–、F–、SO42–和Ca2+的截留率分别稳定在93.4%、92.0%、90.85%、98.5%和97.3%左右。
纳滤是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压力的变化直接改变膜孔径的水合层和离子的水合[14]。膜通量符合非平衡热力学方程
因此,增大操作压力有助于膜通量的提高。
截留率与操作压力无直接关系,只是膜两侧盐浓度的函数[16],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透过膜的水量增加而盐量不变,故截留率增大;但是,由于纳滤膜对盐分的截留,盐分在膜面处的浓度高于主体浓度,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并随着操作压力升高变得更加严重,导致盐分的截留率下降[17]。
因此,在这2方面共同作用下,盐分的截留率增加逐渐变缓,最终趋于恒定,即纳滤膜对盐分的反射系数(反射系数表征溶剂透过通量无限大时的最大截留率,与无机盐种类、浓度及操作温度有关)。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