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按设计调整
经过与设计厂家联系,将问题进行详细沟通,根据厂家提供的CFD模型报告资料,按非均匀喷氨方案进行了调节。
按照厂家提供的数据,按此比例调节喷氨差压,发现效果不佳,SCR出口NOx浓度数据波动变化还是很小,与烟囱出口NOx浓度数据趋势曲线不相吻合,更严重的是造成了烟道两侧的两组喷氨支管出现了堵塞现象,经过停机检修清堵处理后投运正常。如下图:
4.3初步调整
11月份中旬开始试调节3号机组的喷氨格栅差压,每组支管近、中、远段喷嘴分别设置为50、80、100Pa,机组SCR出口NOx浓度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烟囱出口NOx浓度数据趋势曲线相对吻合,氨逃逸基本下降到1ppm以下。
11月20日至21日的24小时数据曲线画面可明显看出,经过调整喷氨的变化,氨逃逸明显下降,最高未超过3ppm,而SCR出口与烟囱出口NOx排放浓度数据曲线已基本吻合,变化一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下图:
4.4最终调整
在不同负荷工况条件下,经过多次进一步的摸索、调整,最终将喷氨差压确定为40、80、100Pa,达到了预期效果。
12月25日至26日的24小时数据曲线画面可明显看出,经过细致调整喷氨的变化,氨逃逸明显下降,最高未超过1ppm,而SCR出口与烟囱出口NOx排放浓度数据曲线已经吻合,变化一致。如下图:
5.结论:
对于660MW机组塔式直流炉的烟道中的烟气流场特性,烟气流场分布区别于传统的4m×4m的烟道布置,CEMS取样枪一般均为1.8m左右,布置于中间位置,相对取样效果理想,数据具备代表性。我厂经过进一步调整喷氨差压,基本确定了在7.8m烟道宽度中,近、中、远三段的烟气流速基本比例为1:2:2.5。机组不同负荷情况下,烟道内烟气的充满度有较大偏差,尤其在低负荷工况下偏差比较严重。
对于SCR脱硝工艺,在保证不投油低负荷稳燃和燃烧效率,控制合适的氧量,减小炉膛出口烟温偏差,避免结焦和高温腐蚀前提下。通过调整低氮燃烧器配风,控制SCR相对低浓度的入口数值。
通过对喷氨的差压调整,使SCR出口NOx浓度数据与烟囱出口数据曲线几乎吻合,并且控制了极低的氨逃逸率,为机组安全稳定环保经济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在下一步工作中,如果能够采用网格法测量出SCR入口烟道中烟气流场特性,根据特性数据进行调整将更加具有代表性。并且喷氨调阀如能改装成自动调节阀,在喷氨注入格栅支管上设置烟气流速或流量测量装置,将彻底解决喷氨自动投入问题,但会增加很大的投资成本。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