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
影响吹脱效果的主要因素大小顺序为:pH>吹脱温度>气液比,在pH为11,温度为40℃时,气液比为5555.6∶1,吹脱时间为100min。
发展趋势
吹脱出的NH3用H2SO4吸收,形成(NH4)2SO4溶液,可作为浸取剂返回生产中使用或者用于生产(NH4)2SO4肥料,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一些研究表明,利用超重力、超声波等过程强化方法能增强氨氮吹脱效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这是今后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化学沉淀法
原理
化学沉淀法是在含有NH4+的废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Mg2+和PO43–,使它们与NH4+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铵镁(MgNH4PO4˙6H2O,又称MAP)化学沉淀,通过过滤沉降等手段分离出MAP沉淀[9]。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式所示:
Mg2++NH4++PO43–+6H2O→MgNH4PO4˙6H2O↓
利用化学沉淀法对某养猪场废水进行氨氮去除研究时发现,当进水氨氮浓度为756mg/L、反应pH为9.5、n(Mg2+)∶n(NH4+)∶n(PO43–)为1.2∶1∶1、反应10min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采用化学沉淀法从人的尿液中回收营养物质的研究发现,可回收65%~80%的氨。
优缺点
利用化学沉淀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氨氮去除的研究发现,在pH为10,接触时间为30min,Mg/N/P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垃圾滤液中的NH4+-N浓度为610~640mg/L时,NH4+-N的去除率达88%左右。
优点:
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具有工艺简单、反应速率快、操作简便的优点,且生成的沉淀物磷酸铵镁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缓释氮磷肥料,能被用作土壤添加剂和建筑阻燃剂,从而达到废物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缺点:
(1)由于该化学反应影响因素多,如废水pH、镁盐和磷酸盐的配比、反应时间等都有可能导致氨氮不能完全沉淀;
(2)适合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效率不高;
(3)处理过程中需要投放加大量镁盐和磷酸盐,使得处理成本加大,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折点氯化法
原理
折点氯化法是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中常用的一种工艺,其原理是向废水中通入足量氯气或投加次氯酸钠,利用氯气/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使水中的氨氮转化成无害的氮气。随着氯气通入量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的氯含量昀低,此时NH4+的浓度降为零,当氯气的投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又会增加,因此,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氯化称为折点氯化。该法去除氨氮的反应如化学方程式所示:
2NH4++3HOCl→N2↑+5H++3Cl–+3H2O
采用折点氯化法处理稀土冶炼废水中NH4+-N,结果发现进水氨氮浓286mg/L、pH为7、Cl–与NH4+质量浓度比为7∶1、反应时间10~15min时,水中NH4+-N去除率达98%。
优缺点
优点:
折点氯化法处理氨氮废水具有反应速率快、脱氮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投资成本小、操作简便、同时拥有消毒作用等优点。
缺点: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氯气与水中氨氮作用产生氯胺等会造成二次污染;氯气消耗量大,且液氯的安全使用和存储成本较高;对水质的pH要求苛刻,产生的酸性废水还需要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才能达标排放等,从而增加了处理氨氮废水的运行成本。
生物脱氮法
原理
生物脱氮法是目前实际操作中常用的处理方法,适合处理中低浓度的含氮废水。传统生物法是在各种微生物作用下,经过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废水治理的目的。
工艺
传统生物法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硝化过程,在有氧条件下硝化菌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第二阶段为反硝化过程,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影响因素
影响生物脱氮技术的主要因素有:pH、温度、溶解氧、有机碳源等。
物化-水解酸化-A/O(缺氧好氧)组合法
采用物化-水解酸化-A/O(缺氧好氧)组合法处理焦化废水,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中的二级标准。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