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氧化法
实际上超临界水氧化法是在超临界水状态下进行的催化湿式氧化法。它是把温度和压力升高到水的临界点以上时进行的催化氧化反应。其特点是反应迅速、效果好。1995年Austin建立商业性装置,处理长链有机物和氨,去除率达到99.99%,氨浓度低于1.3mg/L。但其主要问题是设备腐蚀较严重,需确定能完全消除污染物又腐蚀小的操作条件,另外其设备投资也较大。目前该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报道较少,虽然在国外出现了很多新的成果,但离实用化还有较大距离。
电催化氧化法
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原理可能有两种途径发生氨的氧化反应:
①氨的直接电氧化,即氨直接参与电极反应,被氧化成氮气脱除;②氨的间接电氧化,即通过电极反应,生成氧化性物质,该物质再与氨反应,使氨降解、脱除。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化肥厂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氮脱除效率除了与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H4+-N浓度、pH有关外,还与阳极、阴极、电极面积等因素有关。该法流程简单,但操作成本较高。
氨催化氧化分解所用的催化剂大多是贵金属或添加稀土元素的过渡金属,虽然其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和稳定性,但是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工业应用。
注:以上内容选自《中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文中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均未在文章中体现,如需详细了解,请以书籍为主。
以上内容选自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罗仙平所著的新书《中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内容简介
氨氮废水尤其是中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是最重要的水体污染物之一,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书针对离子型稀土提取与分离过程、钨冶炼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研究了离子交换吸附法和光催化降解氨氮的处理效果,筛选出适宜工业应用的离子交换材料,探明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同时,为了探索废水中氨氮的彻底分解和无害化,本书利用光催化技术处理氨氮废水,制备了新型的光催化剂,研究了NH4+转为NO3–、N2的效率和影响因素,为氨氮废水的绿色高效处理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罗仙平,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长期从事矿物加工工程与矿冶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在含铜多金属硫化矿资源的选矿与综合利用、离子型稀土矿的清洁提取、钨矿高效选矿与伴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面,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做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一些新技术陆续应用于工业生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2016年)、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技术发明奖18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2项。
书籍目录(精简)
第1章绪论
第2章中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3章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吸附材料
第4章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
第5章臭氧氧化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
第6章光催化氧化处理氨氮废水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