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标准适用于测定平均孔径为0.1~20靘多孔膜的最大孔径(也可用泡点压力表示)、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及孔隙率,测试对象为膜片。测定装置采用HY/T038—1995规定的CTL-D型膜孔径测定仪,该装置为杭州水处理中心自制,不具有通用性。
HY/T051—1999标准规定了用泡点压力法测试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最大孔径的方法及水通量(又称纯水透过率)测试方法。HY/T053—2001标准规定了微孔滤膜的产品标记、要求、试验方法等。规定了膜的厚度范围、亲水性和疏水性微孔滤膜泡点压力及通量值。
泡点压力测定按HY/T039—1999规定执行,通量是将湿润的直径为47mm的膜片装在过滤器上在0.09MPa的负压条件下测得,不要求恒温,根据实测水温时的通量值,用温度校正因子换算成25℃的通量。HY/T061—2002标准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渗漏检测的测试压力,技术要求中没有规定具体的技术指标,不利于检验判断。外观检测、渗漏检测、纯水通量和起始泡点压力测定均按HY/T051—1999进行,但HY/T051—1999中没有渗漏检测,纯水通量是以纯水透过率表示。
存在标准不对应和术语不统一的问题。HY/T065—2002标准适用于气体净化用的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过滤精度分为0.01靘和0.3靘两种,性能要求中规定了空气通量、孔隙率和截留率指标值。过滤精度与截留率采用气溶胶和完整性试验方法测定,孔隙率用汞压仪测定。HY/T110—2008标准规定了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产品的分类及型号、要求、试验方法等。分别规定了疏水性膜和亲水性膜的最大孔径、孔隙率、气体通量。对膜丝的平均直径和壁厚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最大孔径、纯水通量按HY/T051—1999规定执行,孔隙率按HY/T065—2002规定执行,标准还规定了膜丝平均直径、壁厚和气体流量的测量方法。
2.6帘式膜标准
帘式膜标准有1项,即《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GB/T25279—2010)。该标准适用于中空纤维帘式微孔滤膜组件和中空纤维帘式超滤膜组件两类。规定了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对外观、外形尺寸、无渗漏性及产水量做出了具体要求。产水量的测试条件:自来水,25℃,-0.02MPa。
2.7陶瓷微孔滤膜标准
陶瓷微孔滤膜标准有3项:《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HY/T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测试方法》(HY/T064—2002)及《陶瓷微孔滤膜组件》(HY/T104—2008)。HY/T063—2002标准规定了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的外观、尺寸公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隙率、纯水通量、弯曲强度及耐酸碱性能。性能测试方法按HY/T064—2002标准进行。HY/T064—2002标准与HY/T063—2002配套。HY/T104—2008标准规定了陶瓷微孔滤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包括主要尺寸、使用条件等)、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2.8离子交换膜标准
离子交换膜标准有1项,即《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HY/T034.2—1994),该标准规定了电渗析异相离子交换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指标包括外观、含水率、交换容量、面电阻及选择透过率。
3膜产品装置标准
膜产品通过组装成装置或设备应用于许多行业,装置标准的建立促进了膜技术的广泛应用。
反渗透膜产品装置标准有: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GB/T19249—2003),
《反渗透系统膜元件清洗技术规范》(GB/T23954—2009),
《纯水机》(CJ/T168—2002),
《生活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处理设备》(CJ/T279—2008),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CB/T3753—1995),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T951—2005),
《反渗透装置》(HCRJ065—199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HJ/T270—2006),
《反渗透装置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T31455—1994),
《饮用纯净水制备系统SRO系列反渗透设备》(HY/T068—2002),
《膜法水处理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HY/T074—2003);
纳滤膜产品装置标准有:
《纳滤装置》(HY/T114—2008);
超滤膜产品装置标准有:
《超滤水处理设备》(CJ/T170—2002),
《中空纤维超滤装置》(HY/T060—200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滤装置》(HJ/T271—2006),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Z952—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超滤净水机》(QB/T4143—2010);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