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AM通过根外菌丝内的聚磷酸盐结合重金属,降低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少重金属向植物体内。AM定殖在植物根系上,通过菌丝磷酸运输盐、巯基等化合物的络合作用,提高根系结合重金属的能力,将重金属离子固持在作物根系中,减少重金属向地上部迁移。
Nogales等[59]研究发现,在200mgkg的Cr(Ⅲ)污染土壤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intraradicesBEG72)较不接种对长叶车前(Plantagolanceolata)的促生效应更显著,其植物地上部Cr浓度也相对较低。AM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大量重金属固持在其表面,从而阻滞重金属进入菌丝及植物体内,降低重金属对丛枝菌根真菌和宿主植物的危害。Fagundes-klen等研究发现Glomusmosseae菌丝吸附Cu(Ⅱ)的能力为3~14gkg。
重金属污染情况下,AM直接影响到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一般认为,丛枝菌根可以抑制重金属自植物根系向地上部的运输,从而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生理毒害。如Chen等利用室内模拟盆栽的方法研究发现,丛枝菌根能在改善植物磷营养的同时降低植物地上部Cu、As和Cd的浓度,从而减缓重金属对宿主植物的毒害。
4结论及展望
(1)植物修复技术的核心是超富集植物,但目前对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多集中在旱生植物,对湿地植物系统性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完备的湿地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案,限制了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广泛性,因此有必要系统深入研究湿地植物吸收、运输重金属机理,特别是重金属的解毒机理,使湿地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2)植物吸收重金属主要是通过根系分泌物的作用,虽然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准确测定根系分泌物,
特别是低含量、易挥发、易降解分泌物的种类和浓度;根际微生物与根系分泌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以及作用途径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对重金属吸收起到主要作用的根系分泌物种类,以利于通过外加物质螯和诱导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增强植物修复效率。
(3)修复植物收获后的处理技术作为植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采取措施只是将其焚烧、堆肥、压缩填埋、高温分解、灰化和液相萃取等简单处理,对修复后植物的应用价值没有全面挖掘。因此应加强对处理后的植物进一步吸收或吸附重金属的研究,并对其作为能源生物电池等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2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