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芬顿反应的基本原理是溶解氧在适合的阴极材料表面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H2O2),生成的H2O2能够与溶液中的Fe2+催化剂反应产生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通过芬顿反应产生·OH的过程已被化学探针测试以及自旋捕获等光谱技术所证实。实际应用中常利用·OH无选择性的强氧化能力达到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电芬顿技术主要适用在:垃圾渗滤液原水、浓缩液以及化工、制药、农药、染料、纺织、电镀等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可与电催化高级氧化设备联用,在去除CODCr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垃圾渗滤液原水、浓缩液以及化工、制药、农药、染料、纺织、电镀等工业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可直接将CODCr降至达标排放水平,并可以和〝脉冲电芬顿设备〞联用,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 电化学法水处理应用 -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水的处理技术
对于造纸、印染、制药等行业废水,含有机物浓度高、组分复杂、难降解物质多,这些物质的处理较为困难。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难降解物的可生化性。
处理过程中阳极表面能起到吸附、催化、氧化等多种转化功能。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能够甚至能够使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高效的将其转化为无毒的、容易讲解的物质。该方法还能够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彻底生成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等物质。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废水电导率很低,为了增强溶液导电性,一般还需要加入强电解质(如氯化钠、硫酸钠),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2、 酚类污染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技术
炼焦、炼油、造纸、塑料、陶瓷、纺织等工业产生的酚类有机污染物废水中含苯酚和其衍生物等芳香族化合物,处理一般较为复杂,且效率不高。同时含酚废水的来源广、污染重。通过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技术,能够对这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影响含酚废水的处理的因素包括苯酚初始浓度、废水pH值、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种类等。周明华等以经氟树脂改性的β-PbO2为阳极,处理含酚模拟废水,在电压为7.0 V,pH值为2.0的条件下,其COD可降至60mg/L以下,挥发酚可完全去除。
3、 硝基苯类化合物污染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技术
医药、农药、染料、炸药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废水。硝基苯类化合物属于生物难降解物质,在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大的难度。提出用电化学催化系统处理此类废水,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般以形稳性阳极(金属阳极),对模拟硝基苯废水进行处理。在已有的相关实验结果中可以发现,在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为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去除率非常客观,甚至能够达到90%以上。因此,利用电化学法对此类污水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 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电化学法处理
重金属主要指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锌(Zn)、钴(Co)、镍(Ni)等。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是水体中主要的人为污染源。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过量富集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
电化学法在此类废水的处理领域也有较多的探索和应用,主要的应用方法是电沉积法。电沉积法的三维电极与传统的二维电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三维电极能够增加电解槽的面体比,同时增大物质传质的速度,提高电流效率和处理效果。在实际中,利用三维电极处理含铜离子和汞离子污染的重金属废水取得过较好的效果。
5、 电化学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方法
电化学水处理法同样能够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质量,这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较多的主要是电化学法与生物法结合后的污水处理技术。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后,水中的多种污染物能在生物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的共同处理中,被有效的降解和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电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微弱的电流,能够有效刺激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促进生物处理的效率。因此,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在处理难生物降解污水、电解不彻底的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