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问题及建议
4.1 外接污泥的影响
本项目,设计处理泥量以外接车载污泥为主。外接污泥处理量如图11所示,从实际运行数据看,外接污泥平均占比超过90%。由于外接污泥均为污水处理厂脱水后污泥,进入中心后,需经热水解预处理,方可进入消化系统。但是,由于外接污泥来自各个污水处理厂,其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差异较大,导致污泥有机分、含砂量、含渣量有波动,对于污泥处理中心来说,尤其需注意含渣量的影响。
含渣量较多,导致热水解等预处理工艺段出现仪表、泵和管线堵塞。由于本项目污泥接收、污泥热解等均为密闭环节,对于浮渣堵塞管线问题,一方面采取加水进行污泥稀释,改善污泥流动性,减少堵塞发生;另一方面,堵塞严重情况下,进行设备停机清理。
加水进行污泥稀释,虽然能暂时减缓堵塞状况,但是,由于加水降低了污泥含固量,导致系统水力负荷加大,有机负荷减少,会降低后继消化系统的效率。设备停机清理,也会影响整体处理能力。
针对堵塞情况,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一是通过固定仪表、设备、管线检修维护周期来预防堵塞的发生;二是建议增加关键设备、关键备件的备用量;三是增设反冲管线,以实现自动化管线反冲功能;四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外运污泥的污水处理厂在其脱水段增设除渣、除砂装置。
4.2 污泥降温
传统中温厌氧消化,是采用外热源供给消化池加热,尤其冬季,需要大量热源来维持消化池内温度。而本项目采用的热水解预处理工艺(热水解工艺要求在165 ℃蒸汽中进行污泥蒸煮),需关注污泥换热降温。尤其夏季,要密切关注换热器换热效率。
建议根据不同季节,制定换热器的清理周期;在循环水管路上增设过滤器,方便管道清洗;考虑设置紧急冷却系统,以提升温度应急控制能力。
4.3 系统衔接
本项目,按照工艺流程分为热水解、消化、板框和滤液处理4个子系统。其中,热水解系统是前提。在实际启动调试过程中,因极为重视热水解和消化系统,极易忽略滤液处理系统。
运行期间测试,板框滤液中氨氦和COD情况如图12所示。
由图12可知板框滤液中氨氮、COD含量较高。氨氮平均值为2 232 mg/L,COD平均值为2 735 mg/L,不单独处理直接排到再生水处理厂,氨氮和COD对于生物处理将是极大的挑战。
本项目设计的滤液处理系统是采用北排自主研发“红菌”技术处理。但由于“红菌”系统培养调试需要时间,实际“红菌”系统的调试运行略滞后于热水解、消化和板框系统的运行,导致调试期间,配套再生水厂因进水水质面临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类似污泥处理中心在运行调试之前,先期做好滤液处理系统的调试与接种培养,以降低配套再生水厂的运行风险。
5 结论
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项目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工艺,自2017年9月运行以来,整体运行稳定。处理外接污泥占总处理量的90%以上;采用先进的热水解预处理系统,安全稳定高效;污泥厌氧消化,有机物分解率和沼气产量稳定。实现了集中式污泥处理中心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功能设置目标。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