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煤质分析
机组燃烧煤种为神华煤,为保证试验结果有意义,要求试验期间煤质稳定。对试验期间机组入炉煤质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入炉煤煤质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氨氮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中常以NH3、液氨和尿素等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烟气中NOx反应,生成N2和H2O,实现燃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以NH3为还原剂,NH3与NOx反应,n(NH3)∶n(NOx)为1∶1,喷氨量越接近该比例,混合越充分,NOx被脱除的效率也越高。氨氮含量对Zn-W/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如图2所示。试验系统条件为100%负荷烟气量,催化剂层烟气温度为320℃,入口烟气中NOx浓度为72.60~302.40mg/m3。
图2氨氮含量对Zn-W/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脱硝效率随n(NH3)/n(NOx)的增加而增加,n(NH3)/n(NOx)为0.66时,实测脱硝效率为67.4%,n(NH3)/n(NOx)为0.92时,实测脱硝效率为90.7%,与理论脱硝效率基本一致,表明喷氨量在该区间内时喷入的氨气几乎全部和NOx发生反应。
当n(NH3)/n(NOx)增加至0.95时,实测脱硝效率随之上升至92.5%,略低于理论脱硝效率,因为当n(NH3)/n(NOx)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NH3与NOx的反应受反应速率的限制,部分氨气来不及参与SCR反应,导致实际脱硝效率低于理论值,出现部分NH3逃逸的现象,并且逃逸量会随着n(NH3)/n(NOx)的增加逐渐上升。
逃逸的NH3与烟气中少量的SO3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堵塞催化剂孔道、腐蚀SCR下游设备,严重危害锅炉的安全运行。本文研究的宽温度窗口SCR催化剂催化作用明显、具有较高的效率,在保证氮氧化物排放指标的条件下,为了避免过量的氨逃逸,应尽量控制n(NH3)/n(NOx)不超过0.92。
2.2不同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测试
为了研究Zn-W/TiO2宽温度窗口SCR催化剂在不同温度窗口下的脱硝性能,本文根据SCR系统入口NOx浓度调节喷氨量,通过控制NH3/NOx比例控制脱硝效率,检测不同温度窗口、不同脱硝效率下SCR系统NOx出口浓度。实际运行中,在保证氮氧化物出口浓度达到环保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喷氨量越少SCR的运行成本越低,对下游设备的腐蚀危害越小。
目前,大多数SCR系统布置在省煤器出口,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催化剂层温度为300~425℃;但是,燃煤机组运行负荷波动较大,经常达不到满负荷运行,导致省煤器出口烟温较低。由此,结合试验期间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和本文研究需求,选取了在常规温度窗口320,300℃和低温窗口275℃下,对SCR系统进出口NOx浓度随脱硝效率的变化进行测试(图3),试验过程中系统烟气量保持100%负荷。
图3不同温度窗口下SCR出口NOx浓度随脱硝效率的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受锅炉入炉煤质、锅炉燃烧状况和机组负荷波动的影响,SCR入口氮氧化物浓度存在一定的波动,测试期间最高为157.61mg/m3,最低为107.81mg/m3,而大多数NOx入口浓度在115.00~130.00mg/m3。
在催化剂层温度为320℃时,脱硝效率从67.0%升高至87.8%和93.5%,SCR出口氮氧化物浓度从40.56mg/m3降低至15.26mg/m3和8.62mg/m3;催化剂层温度为275℃时,脱硝效率从68.0%升高至88.1%,SCR出口氮氧化物浓度从37.95mg/m3降低至13.92mg/m3,说明该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脱硝活性不受影响,完全可以满足环保排放要求,适合用于负荷波动较大的燃煤机组的脱硝,降低改造成本。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