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为了进一步提升现用于电力行业中的循环硫化床(CFB)锅炉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通过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气体的分析,针对CFB锅炉的脱硫、脱硝、烟尘的处理,可采用“炉内脱硫结合FGD湿法技术”、“SNCR+SCR”技术,以及湿式电除尘结合干法除尘器和湿法脱硫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可促进CFB锅炉的不断完善,尽可能实现近零排放,推动电力行业的绿色生态化发展。
火电发电的高污染排放是制约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节能减排、减少污染是当前电力行业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各地区不断加大对火电行业污染排放的要求,“超低排放”、“近零排放”、“绿色发电”成为电力行业发展主流趋向。
电厂发电过程中污染排放物质量浓度标准为:SO2的质量浓度小于35mg/m3,NOx的质量浓度小于50mg/m3,烟尘的质量浓度小于5mg/m3。而传统发电系统中的循环硫化床(CFB)仅仅依靠介入石灰石进行脱硫,依靠低温分级燃烧控制烟尘,进行低氮排放已然无法达到现今污染控制要求,因而进一步开发新型超低排放技术势在必行,尽可能实现近零排放,实现最佳的减排降污处理,促进火力发电厂的健康持续发展。
1CFB锅炉脱硫技术
很多地区发电厂在脱硫上采用炉内加石灰石,通过控制床温、钙硫摩尔比等,可实现90%~99%的脱硫效率,SO2的质量浓度小于200mg/m3,这种控制技术仅符合有些非重点地区的要求,不适用于重点地区,更未能达到近零排放。
倘若回用煤矸石、煤油、石油焦、石煤等高硫、低热值劣质燃料,其排放的SO2质量浓度则更高。有些CFB锅炉以炉内脱硫为主要脱硫方法,其脱硫效率也仅为50%左右。下文针对常用的炉内与炉外2级脱硫工艺、尾部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进行对此探究。
1.1CFB锅炉2级脱硫技术
针对Szs在1.0~2.5g/MJ的燃料中,运用2级脱硫技术(图1)可达到90%的炉内或炉外脱硫效率,综合脱硫效率可达99%,排放的SO2质量浓度小于<100mg/m3。
图1CFB锅炉2级脱硫技术流程
半干法脱硫工艺中,CFB反应器底部设置布风板等装置,下部设施石灰浆喷嘴、返料口等,上部设置稀相区。CFB反应出口设置含立管与回料装置的分离器,可对反应器循环物料进行分离,将其送至循环流化床反应器。锅炉烟气从下部布风装置传送至反应器,实现循环流化。
石灰浆则从反应器两相流喷嘴传送至反应器,SO2、SO3等与脱硫剂在反应器中产生反应,其产物跟随烟气排除反应器。通过分离器反应分离后的固体颗粒再次进入CFB反应器进行多次循环反应处理,脱硫反应时间增加,脱硫剂利用率增大。由分离器分离出的烟气及颗粒在除尘器中进行最终的除尘处理,经此步骤后烟气温度为70~75℃,可直接排入大气。
1.2FGD技术
要想达到35mg/m3的SO2近零排放,笔者认为相较于相熟的半干法技术,石灰石-石膏湿法效果更佳,具体原因如下:
1)利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进行脱硫时,其提效技术愈发成熟,脱硫率在98%以上,同时利用CFB炉内脱硫技术,可实现99%以上的脱硫率,是SO2达到近零排放要求。但是,倘若使用烟气循环流化床法,对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实际运行中容易被煤种、石灰粉等影响,运行中负荷波动较大;尤其在低负荷条件下,难以保证脱硫塔床层压降,易导致脱硫率不稳定,致使排放的SO2质量浓度大于规定排放要求,未能实现近零排放。
2)采用烟气循环流化床法,初期投资少,但后期为提升脱硫效率,需要保证钙硫摩尔分数在1.6以上,平均年消耗脱硫剂所使用的费用较大,较之石灰石-石膏湿法高出50%以上;并且在电能消耗上,烟气循环流床法消耗量高,经济性明显较差。现如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不断完善,已经妥善解决了腐蚀、磨损、堵塞等问题,投资成本减少,运行经济性明显提升。
3)石灰石-石膏湿法综合利用效率高,炉内脱硫比例减小,可综合利用炉内灰渣实现脱硫副产品的高效利用。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无法较为稳定地处理与应用副产品,对于新废弃物的处理难度较大。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2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