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减量单元,主要含膜法和热法,可选择的工艺较多,而且没有绝对性。该工艺单元主要目的:将高盐废水浓缩减量,减少MVR或旁路烟道蒸发系统水量,提高运行经济性、稳定性。
膜法浓缩工艺中,应用最多的是蝶管式反渗透(DTRO)、电渗析(ED)。
其中DTRO工艺,膜片主要以美国、德国等进口为主,部分主体配件可进口、可国产,系统进水最经济TDS范围为40-60g/L;实际出水氯化钠浓度可浓缩至100-120g/L。但是DTRO运行压力较高,可达120Bar,单支膜通量有限,在设备占地和投资方面,会有些劣势。其中江苏利港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中,DTRO工艺就存在一些运行问题,后来进行了工艺改造。
电渗析(ED)工艺,配套的离子交换膜品牌可进口、可国产,有应用业绩的进口膜品牌主要有日本ASTOM、AGC。国产膜品牌较多,但有应用业绩的主要为杭州某电渗析品牌。
电渗析系统进水最经济的TDS范围为15-60g/L;实际出水氯化钠浓度可以做到150-200g/L。电渗析系统属于常压运行,对于预处理要求不高,且不存在氯离子腐蚀等材质问题。综合上述优势,尽管目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中,运行2年以上的电渗析系统基本没有,但是这两年新增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中,浓缩减量单元多数为电渗析工艺。各类电厂行业会议上,设计院、工程公司等推广的零排放工艺包中含ED浓缩减量工艺单元的非常多。
热法工艺中,市场推广最多的是低温烟气余热蒸发、烟气余热闪蒸,且具有应用业绩。两者工艺均有效利用烟道余热,在水量较小的系统,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性优势,脱硫废水经过简单预处理后,可以直接进入蒸发系统。但这类系统,一旦水量和水质出现大范围波动,则系统稳定性无法保证。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没有绝对,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运行稳定性、电厂的特性等因素,会综合影响一个工艺包的落地。目前国内电厂零排放市场非常火,应用案例非常多,但是达到设计预期,长时间运行的零排放案例偏少。下述案例仅供参考:
从应用案例可以看出,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从最开始的简单直接蒸,到目前分盐、浓缩减量、烟气余量利用、烟道蒸发等,其实在借鉴了其他领域零排放工艺基础上,又利用了电厂自身的资源,工艺包趋于多样化。
基于组合工艺包的演变,工艺技术的成熟化应用,仅针对于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吨水投资成本从最开始的500万降到了150万-300万。吨水运行成本从最开始的70-80元降到了20-45元。
Part04 结束语
尽管目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越来越普及,但各类电厂是否真正需要“零排放”,还需三思。在满足国家政策要求的情况下,电厂不仅要考虑到水,还应注意环境、资源等实际需求,同时电厂运营现状、能力等也非常重要。
在考虑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方向上,综合目前市场情况而言,后续燃煤电厂会更多地考虑整厂废水零排放实施。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旧电厂改造,还是新建电厂,配套的零排放工艺包中,纳滤分盐、膜浓缩减量、旁路烟道蒸发等工艺应用会越来越普及。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