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2004年污水处理水平进行对比如图1,20个国家或地区中已有15个国家或地区的污水收集系统受益人口比重超过80%,13个国家或地区污水处理厂受益人口比重超过80%,其中摩纳哥和新加坡两项指标均已接近100%。
2.2发达国家污水处理水平
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990年以来污水收集系统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处理厂受益人口比重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见图2。
从两项指标所处的水平来看,截止到各国数据获取年份,2013年德国的污水收集系统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处理厂受益人口比重分别为96.16%和99.99%,污水收集系统受益人口比重自1995年以来超过90%,污水处理厂受益人口比重自2007年以来已基本接近100%;2015年,日本两项指标均为77.8%;2012年,美国两项指标分别为75.4%和75.5%,到2013年达到96%。
从两项指标的增长幅度来看,日本增长幅度较大,1990年到2015年两项指标均增长了33.8个百分点;美国增长幅度相对较小,1992年到2012年两项指标均增长了5.5个百分点。
从两项指标的重合性来看,自1998年后的统计数据中,德国污水收集系统受益人口比重均小于污水收集系统受益人口比重,与德国不同,日本和美国两项指标的数据基本是一致的。
可见发达国家对于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效率的评价指标早在199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使用,并逐年增长和完善。可以看出,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相对较为完善,但美国、日本的污水收集系统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处理厂受益人口比重并未处于很高的水平。
2.3我国与发达国家污水处理指标与水平的对比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对污水收集系统设施能力和效率水平的评估相对较少,污水收集率指标虽然有明确的计算方法,但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收集量数据却很难准确测量和统计。污水处理率一直以来作为反映污水处理水平的指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的扩大,污水处理率指标的不适应性日渐突出。
我国污水处理率水平自2003年以来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14年已超过90%,且仍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见图3)。
若以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受益人口比重指标对应的话,我国的污水处理水平已与德国相当,但从人均排水管道长度数据来看,2013年,德国人均排水管道长度为7.14 m/人,而我国按照城区总人口测算得到的人均排水管道长度为1.07 m/人(见表1),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德国;从污水处理厂对污染物收集处理情况来看,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平均污染物浓度远低于德国。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