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人物正文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全文)

2015-03-16 08:16来源:新华社关键词:节能减排李克强两会环保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华社记者:去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在持续攀升,影子银行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还债高峰。一方面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也在累积。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李克强:刚才同时站起来两个人,你提了两个以上的问题,集中是在金融风险上。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合理区间,而且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们也正在规范债务平台,堵后门、开正门。就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较高,拨备覆盖面也较广。虽然不良贷款也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这里我要表明,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这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能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今年,我们就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而且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记者:去年在台湾发生的一些事情,影响到两岸经济合作的进程。在大陆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下,在大陆的台商也遇到一些经营和发展上的困难。请问大陆在继续促进两岸经济合作过程中有什么策略,可以让台湾的企业家和台湾一般民众更优先而切实地感受到大陆发展的机遇?

李克强:两岸是一家人,是骨肉同胞。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会给两岸经济合作创造基础,扩大空间。对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来说,需要“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就是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比如说像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另一个轮子就是扩大相互开放。对大陆来说,尤其是要重视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

这里请你传递一个带有“定心丸”的消息,就是大陆将会继续维护台资企业和台商的合法权益,保持对他们的合理优惠政策。而且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会先一步对台湾开放,或者说对台湾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会更大一些。我们欢迎台胞特别是年轻人到大陆来创业,并且愿意推动两岸人员交流,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

韩国广播公司(KBS)记者:近几个月中国CPI涨幅一直维持在1.5%左右,今年1月更是只有0.8%,我觉得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有一种说法说中国是全球通货紧缩的输出者,对韩国也有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李克强:关于通货紧缩,国际上有多种解释,比较一致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中国CPI或者说物价总水平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

虽然中国现在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缩,你说叫“输出者”,实际上我们是“被通缩”。我给你举个例子,去年,我们进口了3.1亿吨原油、9.3亿吨铁矿石,量是增的,没有跌,但是价格下来了,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对这种“被通缩”的问题,我们有应对,也有进一步的准备。当然,我们更希望世界经济能走出低迷,实现复苏。

《中国日报》记者:近期我们注意到国际上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一方面挑战了美国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国际事务上中国仍然在搭便车,请问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看法?此外,对于推进中美关系,我们也想听听您的想法。

李克强:首先,关于中国是不是最大的世界经济体。我在国外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总是有被“忽悠”的感觉。因为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就在前不久的春节前,我去中国西部一个农村,连走两户人家。一家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风的破瓦房里,儿子40多岁了,因为穷还没有娶上媳妇。再到另一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学生,但是他的妹妹为了让哥哥更好地念书,春节还在外面打工没有回家。我看了确实很心痛。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要说中国搭便车,这么大的块头搭谁的便车?中国是和大家一起推车。

中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讲到中美关系,这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愿意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今年习近平主席将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相信会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毋庸讳言,中美之间存有分歧,但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可以着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这里面有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我们正在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它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这本身就是打破双边经贸合作的天花板,开辟发展的新空间。当然,谈判会有个过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中美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这个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会更沉更稳。

原标题: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李克强查看更多>两会环保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