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献策】“十三五”环保规划长啥样? 听专家大腕怎么说

2015-07-28 08:32来源:《环境保护》杂志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物水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江泽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江泽慧建议,要开展水资源生态功能建设。她说,我想从水污染防治方面谈几点建议:根据“十三五”环保规划,开展水资源生态功能建设与价值核算,加大对水资源生态功能观测体系建设支持力度,重点完善观测体系布局、观测站点建设、观测标准体系、观测数据的采集传输系统,为开展水资源生态价值核算提供监测数据支持和科学基础。控制饮用水水源、重点河流和湖泊的污染排放。建议将控制水污染排放列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根据中央要求,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下一步,要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纳入其中,先行先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同时,把洞庭湖、滇池、太湖等重点流域的污染源治理列入”十三五“环保规划。

孙佑海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建议,要填补立法空白,完善法律体系。建议当前应尽快填补立法空白,把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标准法等立法项目纳入“十三五”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立修法的规划计划中。应制定环境标准法,规定国家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的标准,改革现行的环境标准制定程序。建议制定、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按照通行的行政许可法律规范,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法律地位。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在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中的职责,建立国家督察、地方监督和实施的管理体系。建议制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管理法。建立化学物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制度。建立新化学物质申报更新制度以及化学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规定高风险化学品的限制淘汰以及各类产品当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邹德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提出,城市和农村环保重点不同。“十三五”规划对于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形势的估计和预测是比较实事求是的。这次规划制订中,环保规划要和国家的社会经济规划相衔接,也要和地方的规划相衔接。如何衔接好,是工作的重点。赞成将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但是固体废物处理、城市垃圾、噪声等带来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所以这几种公害治理可以进行排序。抓住环保工作重点,不等于其他公害就完全不顾。村镇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环保问题也很重要,而且具有独特性,重点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村镇的环境问题一定要有符合村镇特点的处理方案和方法。这种经验来源于基层的创造,而不是照搬城市的模式。

张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指出,要重视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国家经济密切相关,建议把环境质量、经济、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有机关联起来。在“十三五”环保规划基本思路里提到了用环境标准来倒逼企业的升级转型。但二者不仅仅限于这样一个关系,要把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企业的清洁生产、绿色技术升级、产品的高智能化结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企业能够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并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主要的抓手来推动。此外,要高度重视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的污染转移。目前,有些传统重化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由此造成的污染如何进行总体评估并采用技术对策,特别是涉及有毒有害企业,在这个阶段要高度重视。对在“十三五”工业化后期可能出现的新环境问题,要及早做准备。不仅仅是制定合适的准入标准,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技术方法也应及早准备。

金鉴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金鉴明建议,推进西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怎样进一步提升“十三五”环保规划水平?首先,要进一步明确规划的特殊性、综合性、引领性定位;其次,要在重视源头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第三,规划中可以补充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第四,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也应该加入进来。针对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提两点建议:一是大力加强和推进西部生态工业园区的工作。科技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共同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近10年,实践证明,三部委共同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机制是有效的。目前,生态工业园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在西部地区也有很多工业园区,也有进一步提升为生态工业园区的积极性,但是不知道从何着手。建议通过“十三五”环保规划,进一步推动西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二是加强对10年来生态工业园区的经验总结,把这些经验提升并送出国门。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建议,要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建议在“十三五”环保规划中增加约束性指标种类。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10%。这是在“十一五”时期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45%、14.29%之后第二次持续大幅度下降,这也为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的基础之上转向环境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三五”时期,在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要适时增加主要污染物控制项目,形成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脱钩的基本格局。建议“十三五”环保规划不仅要完成各项目标,更为关键的是建立环境保护的治理体系和提升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具体来说,应当大幅度提高机构能力、资金能力、信息能力及标准能力等。

郝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提出,要科学全面评估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是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与群众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估要科学、全面,不能够拿一两项指标来评估。关于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的问题,应该根据对大气污染的科学认识来开展工作、制定规划。大气污染目前是一个区域性、混合性的污染,对其治理可以增加约束性的指标。约束性指标可以像环境质量目标一样,分地区、有差别地来制定。例如,对于VOC的控制和治理,可以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制定出约束性指标。“大气十条”强调了各种污染源、污染物协同控制的问题。在“十三五”环保规划中,也要体现协同控制的内容。对于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问题,总的来看,控制机动车污染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至少在2030年之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会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就机动车保有量而言,机动车污染控制应在规划当中给予高度重视。

祝光耀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祝光耀提出,要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起草的全国生态保护的方案里面,其原则和工作方法是相适应的。提出对生态良好地区实行引导性保护,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生态保护与土壤防治并举,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并抓。在生态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管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县级以下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全国生态环境工作的基础,除了水、气、土壤等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十分关键。作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规划,建议将“十三五”环保规划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一些重大战略相结合。规划要围绕京津冀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统一考虑“十三五”期间的环保思路、对策措施。

钱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提出,要实现污染物资源化。改善环境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但是怎样改善环境质量,一些问题还需要特别注意。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怎样来衡量环境质量。目前的标准是否能够准确衡量环境质量还有待考量。“十三五”期间,环境污染治理除了要加强源头控制以外,还要在控制污染的同时,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和低碳化。例如,新观念下,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求氮、磷资源化,用达到一定标准的含氮、磷的水灌溉,既节约了化肥,又避免了脱氮除磷造成的浪费。资源化、能源化、低碳化的方式可以获得经济环境的双赢,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可以缓解环境污染的问题。

殷瑞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建议,要加强环保数据监管。“十三五”期间,要加强国家环保系统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加强对环保数据可靠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监管。建议建立区域性、流域性、分批性环境监测系统。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也只有这样,基础工作才能健全,环保水平才能提升。与此同时,在重视末端治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治理3方面都是重点工作,只有将这3方面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要解决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要推进循环经济,提高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推动物流制造业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循环利用。特别是在京津冀地区,要强调区域之间功能的合理分布,在创新体制机制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多下功夫。

延伸阅读:

【问道】“十三五”期间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怎么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大气污染物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