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不要因为雾霾而葬送了明天!(雾霾下的真相终极版)

2015-12-25 08:53来源:周小平同志作者:周小平关键词:环境污染焚烧秸秆北京雾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实,今天中国的雾霾与当年的伦敦和美国有巨大的区别。英美当年的雾霾成分基本都是直接烧粗煤和直接排放污染物而形成的干霾,几乎都是有害成分。而北京现在面临的雾霾,只在冬天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它其中包含的水汽更为充分,干霾充分较之要少得多。(冬天自然大雾混合干霾为雾霾。农家烟囱里烧火直接排放出来的滚滚白烟,为干霾。)

值得一提的是,干霾最显而易见的排放地其实就是网络环保爱好者、摄友最喜欢拍摄的婺源农村做饭时,那一排排袅袅升起的炊烟。但大家一般不会骂这种真正的干霾,反而是谓之为极美。这说明即便是在雾霾界,“颜值“也是最重要的!

因此再次呼吁,请国家立法以实时公布空气中的有害成分为大气污染物的标准,据了解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如果我们仅仅以pm2.5数值为标准的话,那么只要起雾,就必然是严重污染,这种算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人类不可能做到让地球的冬天不起雾,即便是神农架冬天起雾pm2.5也堪忧,但这岂能算做污染数值?

第二:中国雾霾的严重程度

事实上,我们把前100个人口大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进行一个排名的话,你就会看到:全世界25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3个在印度,兰州是污染最严重的50个城市里唯一的中国城市;北京的污染程度排名仅为79。——(摘自纽约时报Gardiner Harris)

今年这位《纽约时报》驻新德里的记者Gardiner Harris放弃驻外记者优厚的待遇,离开印度回美国工作。临行前他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自己作这个决定的原因——新德里的空气污染极度严重,他的小儿子患了严重的哮喘,肺部功能出现了终生无法恢复的损伤。 他描绘的新德里,让人望而生畏,宛如地狱。那里一半的学龄儿童肺部受损;孩子们踢球的场边,人工呼吸器扔满了一地;外籍人士纷纷逃离,甚至让那里的美国学校面临招生不足。他不无悲愤地这样写道:“在北京,PM2.5值超过500就会登上国际媒体的头条;而德里的数值是北京的两倍,却基本上无人在意。”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我就在我的书籍里写过:“越是面临污染,就越要大力发展工业,因为工业越发达,污染就越小。工业越被限制,污染就越严重。”结果当时一大批网络大V对我群起而攻之,说我周小平是指鹿为马,胡说八道。然而根据各个国家大气数据监测结果,如今都验证了我的判断。越是像美国这样的工业技术发达国家,它的污染反而就越小。越是印度这样崇尚自然,工业落后的国家,现在反而污染更为严重。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在污染和生存面前,生存永远是第一压力。只有吃饱喝足的民族有权利抱怨污染。而那些没有抱怨的国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污染,而是因为他们还在解决更基本的需求:即如何吃饱饭,穿暖衣,赚到钱问题。

中国的空气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吗?我好奇的查了一下监测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中国PM2.5平均值,(注意,是一年的 平均值)连续9年下跌。这是因为这9年来,中国几乎在所有的发电站安装了排放过滤设备,以及在所有的煤厂上马了脱硫和脱硝的处理环节的原因,以及推行了节能减排政策的因数。

可是为什么大家反而觉得问题越来越严重呢?其实这就是我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心态,以及西方媒体刻意渲染和夸大中国环境污染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

如果我们的记忆没有被刻意消除的话,就不难记得早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城市的污染是何等的可怕。那时候中国农村兴许还好,但城市污染比现在严重太多太多。当年由于中国贫困落后,包括北京在内的城市平时做饭大多采用污染极其可怕的蜂窝煤作为燃料,冬天取暖也是如此。结果就是一到冬天经常马路上伸手不见五指,灰茫茫的一片。但那时候我们没有pm2.5的概念,还经常三五成群地和小伙伴一起到雾霾里去躲猫猫玩,而那时候的雾霾混杂着蜂窝煤燃烧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灰中带黄硫磺味熏人,简直令人不堪忍受。

其实关于这个记忆,习大大也两次提起过。在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在谈及到关于雾霾天气的时候,他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些问题。他回忆到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到了冬天,加上煤烟子气,情况就更糟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

但今天,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燃料几乎已经100%使用上了天然气,北京的城市取暖也绝大部分完成了“煤改气”的改造工程。因此,从各个国家科学数据监测长期宏观上来看,中国的空气质量一直都是在不断改善中的。

第三:西方为何要夸大中国的雾霾问题?

其实从数据上看,排名地79位的北京无论如何算不得空气污染的排头兵,但在西方所谓的国际舆论上,中国和北京却永远是众矢之的。这就非常奇怪,100个城市里,排名靠前的无人关注,却偏偏揪着并不靠前的中国不放,一到冬天就疯狂炒作,谣言百出,惹得群情激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西方的目的有两重。1:迫使中国签署丧权辱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框架协议”。2:由于中国发展太快,西方担心自己的优势地位被中国取代,于是希望借环保牌,毁灭中国。

(本文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延伸阅读:

拨开雾霾看环保 一个模式、两个领域你不可不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污染查看更多>焚烧秸秆查看更多>北京雾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