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中国的环境问题现状怎么看?问题怎么解?未来怎么做?陈吉宁媒体见面会全文实录

2016-02-19 08:24来源:中国环境新闻关键词:环保大气污染陈吉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路透社记者:

我想问问执法的问题。很多人说环境保护部的能力不够强,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太强,国有企业也太强,他们不想听环境保护部门说的话。这好像是一个非常长期的问题。我想问你们现在有什么进步?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陈吉宁

谢谢你提问。环保不守法确实在中国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有两方面的核心原因。

一个是过去的环保法太软,没有什么硬的措施,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是一个问题。

二是一定程度上存在地方干预的问题。去年1月1日开始,我国实行了新的《环境保护法》,新法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解决软的问题。环境保护部把落实新《环境保护法》、推动形成守法新常态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基本上每两个月开一次专题会,讨论这两个月全国执行情况怎么样、有什么问题、需要在什么细节上进行推动。我们按月调度,每个月把全国执法情况向社会公布。

我们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取得的成效还是很明显的。

一是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环境保护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这是法律规定的。怎么落实这个责任?第一件事情是对环境出问题的、不好的公开约谈。我们去年对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公开约谈,效果很明显。不仅环境保护部约谈,也要求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约谈,还跟其它部门一起约谈,比如最近我们和林业局一起就自然保护区问题对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进行了联合约谈。还对地方进行督查。我们对33个市(区)开展了环保综合督查,同时督促各省(区、市)环保部门对30%以上的地市人民政府开展督查,我们希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所有地市进行一次督查,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我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各地去年共对163个市开展了综合督查,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对20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对176个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政府落实责任,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二是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环保法要“长牙”,必须要严格执行。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715件,罚款数额达5.69亿元;实施查封扣押4191件、限产停产3106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份,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另外,环境保护部还把一些典型案例拿出来,共公布了74个典型环境违法案例,拿这些案例来做警示,以案说法。这些工作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是我们做的第二项工作。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联动。环境保护部去年首次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两起污染案件进行挂牌督办,一个是化工厂填埋危险废物,还有一个是污水处理厂弄虚作假。到去年年底有多少环保的刑事案件呢?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是2079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大家可以看到执法的力度确实在增强。

四是开展环保大检查。2015年,全国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次,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这是我们去年执法的一个基本情况。

通过过去一年的执法,守法情况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企业感到有压力,地方政府有压力,但要做到企业全部守法还有很长的路,主要还有四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压力传导还是不够,特别是到县一级,压力还需要传导下去,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二是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调配合,不能让地方环保的责任成为地方环保部门的责任,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地方政府各个部门的责任。只有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都履行责任才能有效果,所以也有发挥各部门责任的问题。

三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仍然不够落实。虽然有这么多处罚,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企业环境违法还是很多的。“十三五”我们专门启动了一个很重大的项目——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要求企业达标排放。最后,环保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要社会监督、媒体监督。怎么解决?信息公开。我们今年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现在我们看企业在做这项工作,但是公开的深度不够、不全面、不规范,所以我们也会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去年一年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年,今年1月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也开始实施了,所以今年我们会把两个法结合起来,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我们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的法治环境会不断完善,真正做到企业守法,地方政府履行环保责任。这是讲的第一个问题。

延伸阅读:

【人物】陈吉宁这一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查看更多>陈吉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