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流域管理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6-06-08 13:59来源:《水利发展研究》作者:李香云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流域综合管理京津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水管理

“十二五”规划期末,党中央、国务院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整体定位和3省(直辖市)功能定位,确定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的空间发展布局。围绕和配合《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交通一体化、水利等专项规划也陆续出台。

作为我国3大经济圈之一,京津冀地区承担着国家城镇化重要任务。城镇人口的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意味着需要更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更安全的水生态环境支撑。然而,京津冀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水资源自然禀赋不足以及近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致使这个区域多年来一直超采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地下水应急储备功能受损严重,生态环境用水欠帐积重难返,年均赤字近90亿m3。除此之外,这一地区还存在着局部地区水环境质量差、近海水域污染严重等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制约瓶颈。

北京、天津两市全部面积和河北省大部分面积都属海河流域,历史上水系发达。多年来,围绕海河流域水问题,已编制和实施了不少专项规划或者相关规划。受种种因素或条件制约,这些规划多以行政区域为实施单元和管理主体,难以在流域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或者突破,诸多流域性问题仍较突出和严峻,而流域综合管理乏力无疑是其中之一。在京津冀各自发展定位和协同发展目标已明确,且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和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使京津冀水资源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宏观背景下,针对严峻的流域性问题,再次审视流域综合管理定位和内涵、推进流域与行政区域一体化管理机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关注和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2京津冀水问题与流域管理

流域是河流汇水区域,是水资源自然属性。流域内各自然要素间联系密切,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陆地到海域、各地区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十分显著,是一个整体性极强、关联度很高的区域,流域问题因而具有因果性、系统性、链条性。京津冀地区的水问题,流域性特点十分突出。3地大部分属海河流域,处于不可分割、复杂联系的水系统中,其中河北省位于上游地区,是京津两地的主要水源地,京津两地多条河流互为上下游,存在着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系统退化、水环境恶化、上下游水资源利用和分配的问题和矛盾,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其一,三地间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北京市,这个曾经河湖遍地的地方,现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m3左右,成为严重缺水的城市。河北省缺水也十分严重,人均水资源量300m3,号称华北之肾的白洋淀水域面积大幅减少,甚至屡次干涸。河北省在自身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为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多次向北京市应急调水,自2008年以来,累计调水16.1亿m3。严重缺水的天津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20m3,在滦河分得5亿m3用水指标,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流域已累计向天津市供水200多亿m3。华北平原因超采地下水,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京津冀地区地表水的不足、上下游地区的水量调配、地下水的严重超采等流域和区域性问题十分严峻。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需要京津冀3方合力和使力,更需要创新和强化流域综合管理方式。

其二,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作为主要受水区的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补充。河北省、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也为这些缺水地区的产业发展用水提供了一些补充,这些“外源性”供水,使京津冀用水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也形成了由当地水、引黄水、引江水、淡化水、再生水等水源组成的复杂的供水体系。为提高水安全保障度,水源地的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当地水和外来水、上游和下游用水都需要从流域角度加强科学配置和调度管理,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十分重要。

其三,京津冀环渤海而居,而渤海是半封闭型内海,水交流周期长,其自身的地理条件使得污染疏散不高,渤海环境承载力有限。长期以来,近海海域管理与陆地排放管理衔接不畅,陆地排放污水超标,受陆源排污影响,近海海水领域遭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现在,渤海湾已经成为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区域之一。

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不仅能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更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流域综合管理是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增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京津冀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严峻的水问题以及变化的水资源条件,妥善应对和解决好区内的水问题,强化流域综合管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流域管理问题与对策建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环境质量查看更多>流域综合管理查看更多>京津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