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江苏淮安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6-07-25 10:1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保土壤环境淮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近日于江苏淮安环保局获悉,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建设强富美高新淮安”的主要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全力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政策机遇,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力主攻“五大突破”,先后印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生态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颁布实施《淮安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生态空间保护、经济绿色转型、生态制度创新等“七大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新兴产业竞争力不强,资源约束趋紧,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迅猛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加剧,生态环境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当前,我市正处于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期,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坚持不懈加以推进,积极探索具有淮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秉持“五大”发展理念,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为统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保障和改善环境为根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业强市、开放引领、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战略,向着更高层次科学跨越发展奋力迈进,全力打造彰显“水韵美、文化美、生态美、村庄美、心灵美”诗意宜居的美好家园,谱写好美丽江苏的淮安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环保优先,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保护,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二是坚持统筹城乡,公平发展。坚持城乡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城乡间、区域间公平协调发展;处理好当代和后代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发展需求,又要高度重视后代人的发展利益。三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从源头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以解决当前面临的化工园区整治、大气及水环境污染治理等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四是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投入、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生态意识和责任,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强化公众参与,引导全民共建共享,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充分发挥淮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历史悠久的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交通条件,突出水韵特色,发挥淮安的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污染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努力建设“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政府廉洁高效、人民幸福安康、城乡安全整洁、群众满意度高”的美丽淮安。

——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明显优化,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不低于21.14%,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格局。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0.52吨标煤/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4立方米以下。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0微克/立方米左右,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到8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5%,林木覆盖率稳定在16%,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初步形成,煤炭及能源消费、碳交易等制度基本确立,生态空间管控、资源环境区域补偿等制度更加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资源环境审计等制度建设取得进展。

——生态文明系列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坚持以创促建,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在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创建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城市生态品牌,增强环境竞争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