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江苏淮安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6-07-25 10:1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保土壤环境淮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导向,加速推进转型升级,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推进“4+3”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推动“4+1”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高端化、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形成技术先进、协调融合、优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优质稻麦、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做优做精新兴休闲观光农业,构建“4+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到2020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加快工业优化升级,建设集聚集约的生态工业体系。推动盐化新材料、特钢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力争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过万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翻一番,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做强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四大基础性服务业,做大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构建“4+3”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

(十一)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优化农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建设一批高效、特色、生态、外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培育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构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集聚效应明显、联动发展协调的“三园四轴八区二十四镇”产业空间格局,组织建立辐射苏北的产业经济圈。优化提升主体产业区,构筑“十”字型发展轴,强化县区工业经济片区,打造升级版乡镇工业集中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达到20个以上,乡镇工业集中度达80%,创建市级特色工业园20个以上。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节约”的原则,着力构建“一极两带多节点”的服务业空间格局。强化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文化、金融、人才、产业等要素集聚功能。建设多元化的现代物流商贸集聚区,打造环白马湖一站式生态休闲集聚区。

(十二)建立绿色科技支撑。加快绿色科技研究开发,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管理类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绿色科技在新兴产业发展、污染治理、低碳循环、环境监测预警等领域的应用推广。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建立科技成果的绿色评价体系。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节能环保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3%。

五、强化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开展碧水、蓝天和净土行动,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全程监管、损害赔偿、风险防控、责任追究机制,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切实提升环境质量。

(十三)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严格实施火电、钢铁等重点工业行业废气治理提标改造,全面推进燃煤锅炉(炉窑)达标整治,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到2017年,全市化工、石化、表面涂装、印刷包装、电缆制造、制药等行业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机动车尾气和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控制工程,到2020年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率达98%。全面推进绿色施工,强化道路交通扬尘防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到90%。大力开展餐饮行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到2020年油烟污染治理率达98%。继续推进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建立健全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工作机制,大力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强化大气污染源监测监控,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0微克/立方米左右。

(十四)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认真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全面整治水环境。实施最严格的饮用水保护制度,加强二河、古淮河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推进白马湖备用水源地建设,构建多水源供水格局,确保饮用水安全。推进工业集聚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率和集中处理率。加强洪泽湖、白马湖等重要湖泊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实施淮河、京杭大运河、古淮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治理与监管,确保水质国控断面稳定达标。到2020年,国家和省对我市的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到8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十五)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定期对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以及污水、垃圾、危险废物等处理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开展粮食产区、蔬菜基地等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加强受污染耕地利用和被污染地块开发的环境风险控制。推进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与治理,开展污染场地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确保土地转换用途后的安全利用。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控制受污染场地再次开发利用和流转。2018年前,完成7个涉农县区主要农副产品产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和监测工作。

(十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区域供水、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到2020年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县区建成污泥永久性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设施,实现永久性区域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完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东城污水处理厂、青园污水处理厂、江苏国泰盱眙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等4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管网建设,推广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推进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盱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涟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按照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规划,优化调整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实施布局,加快推进涟水华昌固废处置项目,2016年底前完成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自建危废焚烧项目。

(十七)加强环境风险控制。推进涉危化学品、重金属排放、电磁和核辐射等重点环境风险企业达标改造,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响应体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强化危险废弃物跨区域转运的规范化管理,开展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专项整治。加强放射源全过程管理,建立电磁和核辐射安全监管制度。强化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气体和辐射安全等关系公众健康重点领域风险预警。实现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收运体系覆盖整个辖区。

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进一步维护良好自然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切实加强绿色造林和生态修复力度,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十八)深入开展绿色淮安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着力完善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京杭大运河、二河-淮沭河、张福河、浔河沿线以及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沿岸的防护林体系,加强盱眙南部丘陵和黄河故道沿线地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营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快速生丰产林和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推动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加森林碳汇,“十三五”期间完成造林5万亩。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16%,规划发展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

(十九)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保护重点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外来入侵物种监管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升洪泽湖东部湿地和涟漪湖黄嘴白鹭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推进盱眙铁山寺和第一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洪泽湖古堰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加强白马湖湿地、九龙口湿地、古淮河湿地和盱眙南部丘陵岗地等特殊生境保护,确保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二十)大力开展生态系统修复。开展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主要生态系统修养生息。实施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推进盱眙西南部矿山环境整治,实施封山育林、护林行动,修复丘陵山地生态系统。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洪泽湖、高邮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推进古淮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和白马湖、天泉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黄河故道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水土保持工程。到2020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5%,古淮河湿地公园力争创成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