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聚焦】G20峰会+重磅政策 绿色金融风生水起

2016-09-05 11:30来源:点绿网关键词:绿色金融环保G2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G20峰会于9月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与历届G20峰会的一大区别,今年G20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讨论议题,并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之G20峰会的同期举行,绿色金融可谓风生水起。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这是《意见》中对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绿色金融的定义。

据了解,我国是目前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而此次《意见》的出台,也使我国成为了全球首个建立较完整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意见》提出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推动银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建立银行绿色评价机制,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明确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等。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此次《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支持我国绿色投资强有力的政策信号。“从国际上看,像中国这样在国家层面上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是少有的一种中央政府对绿色发展的强力承诺。”马骏表示。

注意到,《意见》还首次提出了建立国家级的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通过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

日前,在首届天津绿色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就表示,央行正在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是其中重要内容。

陈雨露表示,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正在不断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环境违法企业的资金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9月1日在G20新闻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经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据点绿网了解,该份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绿色金融的标准和经验,以及今后所推荐的措施。

“绿色金融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融资行动更加环境友好,减少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我们资源使用的效率。”易纲表示。

9月2日,银监会在介绍引领银行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

据银监会介绍,2015年以来,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等先后在境内外发行了绿色金融债、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0%。其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5.57万亿元。

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据点绿网了解,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银行间市场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近千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有分析表示,到2020年,全球绿色债券总值预计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其中近1/3可能来自中国。可见,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原标题:G20峰会+重磅政策 绿色金融风生水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