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革命”——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纪实

2017-03-02 16:03来源:中国缙云新闻网作者:夏霞关键词: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垃圾减量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2016年8月的夏季,40多度的高温下,乡、村两级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宣传手册,徒手翻垃圾桶检查分类情况比比皆是。尽管村支部书记自嘲自己为“垃圾书记”,村干部笑称自己为“垃圾干部”,但一点一滴百姓都看在眼里,干部们说话更有人听了。在一次北坑村的环境整改中,村民们更是主动要求拆除自家露天粪坑,共计28个。垃圾分类理顺了村民“心情”,激发了村民干事“热情”,最终为党委政府赢得了村民的“感情”。

这种成效和自觉,这种干群间的深厚情谊发酵成香醇的美酒,飘香到方溪各个村落。

方溪乡上陆村是黄村水源流域旁最主要的村庄之一,在垃圾分类再扩面推广中,上陆村积极加入。现在的上陆村家家户户都摆放着两只垃圾桶,上面写着“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字样。绿色的方桶里面扔着食品包装袋、塑料纸等不可烂垃圾,而土黄色的拎桶里则是一些剩菜剩饭和瓜果皮等可烂垃圾,这些可烂的垃圾就是村民们的宝贝——有机化肥。每日,村民们都会将这些“化肥”带到自己田地里埋下,剩下不可烂垃圾定时投放到村内的定点投放处,保洁员就会按时去定点投放处回收垃圾到堆放场。就这样简单的一填埋一回收,垃圾就完成了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垃圾分类,守住绿水青山

垃圾分类,分出的是村净景美的人居环境,分出的是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分出的是村强民富的绿色明天。

“垃圾分类后,我走基层到北坑村下寮自然村,明显感觉这里的蚊蝇锐减,生态环境变好。”方溪乡乡干部杨勇勇深有感触。

“垃圾分类后,给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感觉村子也干净漂亮多了。”上陆村今年70岁的陆积亮大爷高兴地说道。


“垃圾变少了,我的工作量也在减少。村里规定每天早上八点前下午五点后才能扔垃圾,我只要每天早上八点去投放处回收一次垃圾就可以了,像建筑垃圾那种大型垃圾,村民会自己拉到集中的堆放场,村里白天是不会再有垃圾出现。”保洁员自豪地说……

垃圾分类后,从每月抽检的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来看,2016年开始方溪乡流域1-10月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中有6个月更是达到了Ⅰ类水质标准,出水数据中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三项重要指标均有所下降,方溪乡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延伸阅读:

考察日记|初窥垃圾分类“王平模式”现状

原标题: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农村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减量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