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2017年一季度土壤修复公司业绩/资产负债对比及前景预测

2017-06-21 08:55来源:OFweek 节能环保网关键词:土壤修复土壤污染防治高能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鸿达兴业

鸿达兴业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621.46万元,同比增长16.76%;实现归母净利润30,419.76万元,同比增长180.60%,本期PVC、烧碱、土壤调理剂等产品收入高于上年同期,本期利润总额增加,所得税费用相应增加。

鸿达兴业表示,公司土壤修复业务和塑交所业务发展良好,预计本期带来的利润贡献高于上年同期。

综上,从五大公司的业绩情况来看,2017年第一季度土壤修复领域随着市场看好的预估方向持续增长发展,通常一季度为开工淡季,其收入在全年收入中占比较小,而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增速强势,预计整个行业全年业绩有望实现可观增长。

行业前景预测

我国土壤修复领域是三大污染防治领域起步最晚的,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国家层面尚未发布详细的治理规划和标准体系,法律体系也比较单薄。但目前,各地区在积极开展土壤防治工作,方式包括推进地方立法与防治计划、启动试点项目和安排专项资金等。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对土壤防治进行了立法,大部分地区都发布了地方土壤防治计划,为后续治理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方面,2013-2015年,财政部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给予转向转移支付,每年的额度为37亿元。2016年,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2016年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增加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等方面的支出,中央财政对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增加至90.8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3.89亿元,增长145.6%。

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继续增至112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长23.2%,主要是增加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等方面的支出。同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资金的预算分别较上年增加7.3%、下降8.4%;较大气治理和水治理,土壤修复获得的专项资金支持有较大增长,也反映出了土壤治理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景气程度高。

与此同时,资金投入周期长,回收慢仍是土壤修复市场的痛点,上述五家环保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可反映行业的部分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除了理工环科之外,其他四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特别是鸿达兴业,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7.75%,已接近70%的临界点。

在一季报中,博世科表示,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3月末,公司负债规模分别为39,120.04万元、67,294.88万元、127,850.85万元和155,050.27万元,负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分别为65.67%、64.58%、55.65%和59.58%,资产负债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公司发展处于高速增长期,且基于公司经营业务特点,前期垫支营运资金金额较大、回款周期较长,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且公司主要资产已用于担保。若公司未来经营过程中出现现金流入不足的情形,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偿债风险。为减小风险对公司造成的影响,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业务开拓,公司合理规划资金使用,采取了自身经营积累、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加大应收款催收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来满足流动资金需求,有效降低可能出现的偿债风险。

博世科的担忧也是其他公司的烦恼,土壤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未来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就目前来看,在国家鼓励PPP模式投资探索试点的基础上,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为桥梁,将污染场地修复与建设用地开发、污染农田修复与种植业发展相融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和企业共同治理土壤污染,共享土地开发利用收益,未来土壤修复市场将在中国开拓成为最为闪光的环保产业。

延伸阅读:

土壤修复上市公司营收占比分析及窥探市场趋势

原标题:2017年一季度土壤修复公司业绩/资产负债对比及前景预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高能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