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突破土壤铬移除技术瓶颈 土壤修复有望迎来柳暗花明

2017-07-17 10:38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吴长锋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六价铬土壤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速发展的工业给环境带来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此前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我国土壤总的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6.1%。如何治理好土壤中重金属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般在操作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采用稳定固化法治理,即将受污染的土壤与重金属稳化剂混合搅拌,使重金属颗粒稳定结晶为矿物中的微量成分,封固在固化网内,抑制污染物质再次溶出、扩散。

在诸多重金属中,六价铬是一种典型高毒性重金属污染物,能够引起一系列疾病。目前,六价铬的处理主要集中在水体中,而由于分离回收困难,土壤中六价铬污染治理仍缺乏有效手段。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可高效去除土壤中六价铬的方法。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课题组利用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等为主体材料,经过系列结构设计和功能化修饰,制备出一种磁性复合纳米材料——重金属磁捕剂,具有多孔结构、大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既可以高效吸附抓取水体和土壤中的六价铬,又可通过还原反应将高毒性六价铬转变为低毒性三价铬,且能够通过外加磁场将纳米材料连同铬一起从水体和土壤中移除,从而从根本上修复六价铬污染的水体和土壤。

这一振奋人心的成果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的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相关成果已在美国化学会核心期刊《朗缪尔》(Langmuir)上发表。

吴正岩介绍,与现有修复方法相比,该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一种移除土壤中铬的新方法,突破了土壤与铬分离的技术瓶颈,为铬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原创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前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复配的修复技术虽然能够抓取重金属,但无法移除,而本项研究的磁回收功能是最大亮点。”吴正岩说,该材料环境友好、性能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近年来,土壤污染防治越来越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6月2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进行了审议。这是我国国家层面制定的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单行法。首次审议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望取得较大突破。政策结合科技手段,土壤污染治理有望取得较大进步。

延伸阅读:

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主要类型及土壤修复技术解析

原标题:我国突破土壤与铬移除的技术瓶颈,可广泛应用土壤修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六价铬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