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化肥用量占世界的31%,每公顷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
目前,我国人均农业耕地不足1.3亩,相当于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
土地在减少,而粮食却靠化肥和农药在增产。过去60年间,我国化肥施用急剧增长,有机肥施用几乎降至零。缺少有机肥导致化肥增、产量退、地力衰、污染重。同时,我国每年农药用量约为180万吨,受农药污染耕地有1300万~16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10%以上。化学农药过量使用,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造成土壤有机污染严重,且导致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
我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化肥用量占世界的31%,每公顷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重施化肥、轻施甚至不施有机肥,使有机质积累缓慢而消耗多。我国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而西方发达国家则为3.5%。土壤质量整体没有显著提高,有的甚至在退化。目前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仅为50%~60%,比40年前低10个百分点左右,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
由于我国土壤肥力低,农民为确保高产而过量施肥,造成氮肥供应与作物需求严重不同步。长期如此,造成土壤结构变差、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重金属含量超标。大量和过量的氮肥和重金属流失于环境中,污染土壤、水体、空气,威胁人类的食物安全和健康。
虽然目前我国污染土壤比例并不比欧美国家高,但全国范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在过去20~30年间呈明显上升趋势。调查表明,与“七五”时期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点位坐标相比,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40%。
由于追求产量,连作和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土壤生物活性下降、土壤养分转化很慢,很多露地土壤已经成为或正在变成“僵土、死土”。为缓解土传病害状况,很多农民只好每隔2~3年施用一次土壤消毒剂,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严重污染土壤,影响农产品安全。
土壤状况决定农业产业及人类食物链的安全问题。我们已经度过了商品短缺的时代,现在处在生态短缺的时代。土壤是生产食品重要的基础条件,它的安全性、可靠性需要高度关注。
为此,建议从政策、技术、经济路径保护土壤环境。尽快启动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开展耕地质量和农田环境质量普查,建立耕地质量和土壤污染监测网络体系,根据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需求制定国家土壤保护区划,颁布食用农产品和土壤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强化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污染防控的科技支撑,加大有机肥的资源化利用,改良中低产田和提高土壤基础地力,强化修复病原土壤技术途径与配套措施。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板结、土壤酸化,怎么办?土地遭遇重金属污染,怎么治理?盐碱化的土地,如何利用?农业领域顶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大家纷纷提到了一种常见但非常有效的元素硅!硅元素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一起来看专家怎么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涂书新表示,作为重金属钝化剂,硅元
由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7年研究,运用力学原理成功实现ldquo;沙子土壤化rdquo;。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的试验基地,课题组继2016年在小试中成功ldquo;变rdquo;出一片25亩左右的绿洲后,今年又完成了中试基地内约4000亩沙漠的土壤化和绿化。易志坚是一位力学
日前农业部发布了《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监测报告》。报告表明,我国耕地质量呈现三大特点,土壤结构性问题比较明显,土壤养分含量稳中有升,土壤健康状态总体良好。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耕层变浅,板结问题较为突出。全国有65.5%的监测点耕层厚度较浅,其中上海、江苏、广东
土壤板结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仟亿达炭基肥的施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板结问题,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土壤板结的主要危害:1.根系能力下降土壤板结的情况下,农作物会因缺氧导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发育,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要耗细
关于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情况,土壤恶化、土壤被污染现象,有机肥也是帮凶。有机肥不等于有机肥!有机肥的定义是:指那些经腐熟、杀菌、杀虫后的禽畜粪便和绿肥。现在的农田现状,让很多种田的老农困惑,化肥没少用,农药没少打,粮食产量不增反降!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土壤病
不正确的施肥方式不但增加农民投入成本,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引发土壤板结,导致土壤营养元素失衡,缩短耕地使用寿命,贻害巨大,仟亿达炭基肥能够有效改良土质,为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创造了可能。据悉,1951年没有化肥,以玉米为例亩施农家肥在2000kg以上,亩产96.5kg,70年代亩施化肥48.1kg,平均亩产23
腐殖酸是动植物遗骸,主要是植物的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化学的一系列过程造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广泛存在于土壤、底泥、泥炭、褐煤、风化煤等自然物质中。腐殖酸在农业方面的功效改进土壤团聚结构、保水性、通气性、渗透性;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缓冲性能,过滤农药、重
在黑龙江省北安市二井镇自和村,村支部书记闫中杰拿着铁锹挖了不到30厘米,便露出了黄土。黑土层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平均60至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平均20至30厘米,并且每年都在继续退化。闫中杰说。记者近日在东北黑土区采访发现,由于长期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黑土地资源恶化和损失呈现加重趋势。黑
生物菌肥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5类: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2、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3、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5、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
据G3综合报道:广西泰宝土壤修复工程有限公司由山东泰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农歌农资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农歌连锁)共同出资组建。谈及此次合作,广西蓝天绿地集团董事长黄曦介绍,一直以来,公司以让贫瘠的土地绿起来,让广大的农民富起来为宗旨,这与山东泰宝专注土壤健康,致力民富国强的理
中华环保联合会正式发布《农药污染地块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23日,意见反馈邮箱为xuxia@vocs-china.com。
摘要: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品种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菊酯类等多代农药。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发生在农药生产场地和农用地,其中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具有多代农药混合以及有机溶剂复合污染等特点,这类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安全利用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因具有修复时间短和成本低的优点,化学氧化药剂已成为土壤修复采用的主要药剂。然而化学氧化药剂缺乏靶向性,过量使用易造成土壤理化性质破坏和二次污染。因此,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亟需加强绿色修复药剂的研发以及药剂与修复设备的联动。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中前农药工业遗留场址中有机氯化合物(Organochlorinecompounds,OCs)污染严重,由于其高生态毒性和强生物残留性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刻不容缓。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表面活性剂强化高级氧化协同电动修复去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利用活的生物体对农药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是一种十分安全可靠的方法。本文将从动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这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以供参考。一、动物修复技术土壤中的一些大型土生动物如蚯蚓和某些鼠类,能吸收或富集土壤中的残留农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日渐加强,人们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大量未经妥善处理的污水被直接排入农田、固体
摘要:以陕西西安地区土壤为实验样本,配制模拟氯吡硫磷污染土壤,研究热脱附温度和氯吡硫磷浓度对土壤净化效果的影响,分析热脱附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前后土壤性质差异。研究发现:在本反应体系中,当热脱附温度为200℃、热脱附时间为60min时,土壤氯吡硫磷去除率可达99%以上。二级动力学方程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殷刚摄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我的问题提给党永富代表。我们了解到,您之前担任省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的时候,就一直关注土壤污染防治问题。2018年,您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摘要:农药是化学品中的重要种类,它在防治、杀害、驱避或减少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和保证稳产高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农药进入环境后会不断地从施药区向四周扩散,从而导致对水、大气、土壤及生物产生污染和危害,影响周围环境的安全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技术生物所专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通过感知酸碱度来释放有效成分的控释农药,据测算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20%,从而减少施药频次,并且还能利用磁场回收残留农药,降低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该项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完
导读:目前,农药污染已成为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一类有机污染,且具有持续性和农产品富集性。随着使用量和使用年数的增加,农药残留逐渐增加,呈现点-线-面的立体式空间污染态势。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药主要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发布团体标准《生态型土壤修复方法》,由山西阳煤九洲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绿洁环保有限公司起草,自2022年8月12日起实施。本文件规定了生态型土壤修复方法的术语和定
电化学修复作为一种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修复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对于低渗透性土壤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是近年来土壤污染修复的热点方向之一。其主要包括电动力修复和微生物电化学修复,其中以EK为主的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最新进展,包括电动力修复技术和微生物电化学技术。
本文系统分析了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六种微塑料与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在土壤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在土壤介质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老化程度、极性以及土壤中H+、低分子酸的影响;微塑料与持久性污染物的作用受微塑料疏水性、橡胶域丰度、污染物极性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微塑料与抗生素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极性以及土壤中的腐殖质等物质的影响。
摘要:对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进行了有机污染物监测,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污染物超标的有苯并a芘(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1,2,3-三氯丙烷、氯仿、双(2-氯异丙基)醚等物质存在致癌风险;1,2二氯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蒋新研究员团队针对PAHs污染农田,利用大宗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提出生物质炭阻控-植物根际强化降解协同修复措施,系统阐明了根际环境中生物质炭-污染物-微生物多界面交互作用,实现安全高效的边生产、边修复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International、Journal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不断增加,土壤有机污染不断加剧,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针对典型的有机污染物,主要采用具有费用低、无二次污染、易操作等优点的生物修复法,包括堆肥、生物反应器等,且这些修复技术的主体均是微生物,由于微
摘要以异位直接热脱附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工艺流程、优缺点等为基础,建立了输入、输出能量平衡关系式并进行了热平衡计算;针对该工艺能耗过高的问题,分析了系统各部分能耗,提出了节能降耗方案。通过烟气热回用装置,将二燃室后高温烟气余热能量经循环管道输送给土壤预干燥装置,将有机污染土壤含
摘要原位燃气热脱附是目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系统梳理了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工艺施工流程,对国内外燃气热脱附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南京土壤研究所周东美团队主持完成的“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化学修复过程中高活性自由基产生原理及其调控技术”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据介绍,该项成果针对场地污染土壤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修复难的国际难题和我国场地污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及《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的履约进程的加快,大量化工、农药生产企业需要搬迁[1],企业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导致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使得搬迁场地中残留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遗留大量场地污染问题。根据《中国环境年鉴》,我国关停、转迁的企业总数超过10×104家,对其中污染严
摘要:本文概述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源及污染现状,并提出了若干综合治理措施,为更全面地了解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情况,开展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治理措施前言: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pesticides,OCPs)是主要以苯和环戊二烯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