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土壤修复行业:一块难啃的“蛋糕” 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

2017-12-01 08:41来源:中国产经新闻作者:梁文艳关键词:土壤修复土壤修复行业土壤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难啃的“蛋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也有后发优势。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姜文来说,我国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了矿区土壤、污灌区土壤等污染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包括农业土壤背景值、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等研究,对我国土壤背景的摸清奠定了基础性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1995年,我国就发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近几年,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关注度较高,因而,被污染的土壤亟须修复也被提上日程。

在2016年5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随后,一系列的落实实施细则也陆续出台。

这一政策的发布,也再次表明了国家已经向土壤污染宣战,治理土壤污染也成为重要任务。

虽然国家在治理土壤方面的政策陆续发布,但土壤修复行业似乎仍“不温不火”。

据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编制的《中国修复发展白皮书》显示,2014年,修复企业约有500家,而在2015年的土壤修复市场中,大量“闯入者”使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数量将近翻了一倍,数量已经增长至900家以上。

但与近几年涌入土壤修复行业的企业“蛙声一片”相比,2015年受污染的土壤修复合同却显得格外“沉寂”。

据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院长高胜达介绍,2014年,全国土壤修复合同签约为12.74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增长了67%,达到21.28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21.28亿元对900多家修复企业,加入平均分配,每家份额仅区区200多万,令人啼笑皆非的平均数。

“目前,土壤修复行业虽然商机巨大,但整个市场的盘子还很小。”姜文来说,首先,土壤修复科学认识和实践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均匀性和具有难可逆性,正确地认识土壤问题并且在实践中科学地治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其次,经济适用、简便高效的治理技术尚未出现,现在的治理技术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治理效率不高还不能适应我国土壤污染的现实;再次,土壤污染治理资金筹集困难,由于土壤污染治理效益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效益低,土壤污染治理的投入主要靠国家或者污染企业投入,由于需要投资巨大,推动难度很大,很难有社会资本进入;最后,土壤污染监控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土壤污染监控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土壤污染的特性和实践需求,需要进一步统一规划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并组织实施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

有观点认为,在一些土壤治理中,企业所热衷的地段主要是城市棕地修复,而耕地领域项目仍处在试点阶段。即便是坐落在农田重金属污染中的湖南,承接多个农田修复的企业,在耕地修复的盈利仍是寥寥。

通过业内人士的分析可以明确,虽然,土壤修复行业“蛋糕大,但吃起来却很难。

姜文来认为,解决“蛋糕难吃”的现状,需要进一步探索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如何让商业资本在治理过程中获得一定利润并持续生存下去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从整体情况来看,国内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行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引导,需要建立有治理技术完备、资金雄厚的综合能力强的土壤修复龙头企业推进,培养一批有活力并且能持续生存的土壤污染治理的中小企业迫在眉睫。

延伸阅读:

2017年土壤修复行业报告之土壤修复企业格局(附69家企业常用技术和2017中标项目)

土壤修复行业驶入快车道 城乡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原标题:土壤修复行业:一块难啃的“蛋糕” 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修复行业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