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盘点丨生态环境部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2018-12-29 11:37来源:生态环境部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关键词二:专项督察

中央电视台记者:生态环境部此前提到要对问题突出的地方或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督察,请问一年来落实情况如何?

刘长根:专项督察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回头看”过程中,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及其他重点领域,对每个省份的“回头看”都统筹安排了1个专项督察。这样相当于今年已经安排了20个专项督察。

同时,针对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还有老百姓举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还先后组织开展11次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发挥了极大的震慑、警示效果。

关键词三:辽源市委书记被免职

北京日报记者:任职刚满8个月的辽源市委书记被免职,与辽河治污不力直接相关。请问您对此怎么看?也有媒体认为,辽源市财政根本难以承担截污干管迁移等一期工程所需的5亿元资金,请问生态环境部对此怎么看?

刘长根:辽河支流仙人河“污染搬家”式治理典型案例公开后,省委书记、省长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由省纪委监委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根据调查结果,吉林省委决定对时任辽源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实施严肃处理,我们为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做法点赞。

刚才讲到拿出5个亿治理对地方来讲还是难度很大的,这个是事实,是当地整改方案明确的,但实际仅拨付1000万元,仅占1/50。正是因为财力有限,所以更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搞 “污染搬家”,花了钱而没有起到治污效果,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典型的浪费国家财政资金。

关键词四:秋冬季空气质量

中新社记者:入冬以来,全国一些地方发生了多次重污染过程,请问与去年和前几年相比,空气质量是否明显下降?

刘友宾:从秋冬季情况来看,虽然遭遇了不利气象条件,全国空气质量整体上稳中向好。2018年10-11月以来,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所波动,长三角地区同比持平,汾渭平原同比下降7.7%。

我们要理性客观看待空气质量形势,不能因为一两次重污染过程就对全年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秋冬季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有所怀疑。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进展,不可盲目乐观;对因为气象条件影响带来的区域性、时段性的空气质量波动,也不必垂头丧气,悲观失望,速胜论和悲观论,都不符合实际。

关键词五:新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路透社记者:生态环境部计划在2019年开展新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新一轮督察在方式和工作重点方面与之前有何不同?

刘长根:从2019年开始,将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例行督察,第四年开展“回头看”。在第二轮督察中,将适当拓展督察范围,第一轮督察就是第31个省(区、市),下一步还要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承担生态环保任务较重的中央企业纳入督察对象。

此外,新一轮督察将探索创新督察方法,加大卫星遥感、红外识别、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另外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息化系统已经建起来了,这些技术应用以后,将帮助我们发现更多问题,特别是大尺度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六:中央环保督察效果

北京晚报记者:从通报的典型案例情况看,感到虽然中央环保督察力度很大,但地方仍然我行我素,敷衍应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刘长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主要是问题导向,我们查的就是问题,说的也是问题。我们作为督察人经常讲的一句话: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督察不讲问题那就不叫督察了,而对于地方整改取得的成效讲得很少。

由于公开的典型案例多了,可能也给大家造成地方重视不够、消极应对整改的印象。但跟大家汇报,第一轮督察列入地方整改方案一共2147个问题,截至目前已有接近70%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而且还解决的比较好。今后督察工作仍是问题导向,而且会更加严格,持续保持压力。

关键词七:雾霾“跨境”

中国日报记者:近期韩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雾霾过程,一些韩国媒体认为韩国的雾霾是中国“漂洋过海吹过去的”,对此怎么看?

刘友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大气污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正在经历整体、全面的改善。我们在治理污染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应对环境问题,应该在立足治理本地污染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和全球合作。

长期以来,中韩两国的环境专家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中日韩科学家还共同研究,开展了东北亚空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项目,相关研究结果计划于2019年底发布。

关键词八:典型案例公开

封面新闻记者:什么样的案子会被列入典型案例予以公开,这些问题又是如何发现,如何查实的?

刘长根:典型案例的公开是十分慎重的,一个案例该不该公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问题要典型。必须是有言在先,明确列入督察整改方案或有明确的整改目标和要求,必须性质恶劣同时后果严重。二是情况要查实,不仅要查清生态环境问题实事,还要查清背后原因和责任。只有上述两个条件都达到以后才能作为典型案例,按照程序一级级审核,最后对外公开。

查实典型案例,对于督察组来说并非易事,有的要花费很多精力,有的要想很多办法,有的要依赖很多技术手段,有的要依靠专家或者公安机关配合,每个案例查实都需要督察人员的胆识和经验。

关键词九:陈奔牺牲案件

央广网记者:近日浙江温岭发生一起环境执法人员在查处环境案件过程中被嫌疑人开车冲撞导致牺牲案件,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刘友宾:这是一起让我们深感悲伤、深感愤怒的案件。12月1日晚,浙江温岭环境执法人员陈奔同志在查处一起群众举报的环境违法案件时,被嫌疑人故意驾车冲撞,致使陈奔同志当场牺牲。犯罪分子的暴行令人发指!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正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重要历史时期,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动摇不了环保人的意志和信念。我们将忠于职守,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坚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法律尊严,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辱使命,勇往直前。

关键词十:中央环保督察中的公众参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群众来信、来电举报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下一步将如何加强公众参与在督察中的作用?

刘长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始终高度重视公众参与,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督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受理群众举报、强化公众参与,不仅使督察工作更接地气,更察民情,而且丰富了督察内涵,提升了督察效能。

大家都注意到,从第一轮督察到此次“回头看”,群众举报热情一批比一批高涨,这就是因为督察工作确实帮他们解决了问题。我们希望人民群众更多地关注地方公开的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也希望借助公众力量监督地方,推进整改工作。

关键词十一:秋冬季清洁取暖

新京报记者:近日河北曲阳村民烧散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反映出部分公众对清洁取暖工作的担心和疑虑,最近也有网传“煤改气”工作可能被叫停,对此怎么看?

刘友宾:我们注意到这个情况,地方也对此进行了回应。清洁取暖事关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各项工作一定要深入细致,要坚持依法行政,把好事办好,切忌简单生硬;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也是事关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公共利益,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都应该积极为大气污染防治做出努力和贡献,唯有共治,才能共享。

新闻发言人岁末寄语

各位记者朋友,时光匆匆,这是我们2018年度最后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转眼间2018年即将过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一年来,媒体朋友们积极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关注生态环保机构改革,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生态环保中心工作,深入一线,采写了大量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报道,成为2018年中国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

我们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敬意,祝大家新年诸事顺遂,阖家幸福!


原标题:盘点丨生态环境部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查看更多>污染防治攻坚战查看更多>生态环境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