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国际正文

国际环保巨头系列报告之美国环保: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2019-03-15 14:36来源:EBS公用环保研究关键词:环保产业环境问题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7.jpg

(1)危废减量

八十年代末,EPA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不再是传统的控制排污,转而开始强调加强防治污染的重要性,并于1988年颁布了《废物减少评价手册》。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污染预防法》首次以立法的方式肯定了以预防污染取代长期采用的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据此,EPA要求6000家大型企业主动削减每年排出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排放量。加上美国“去工业化”进程及化工公司开发和推行了许多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危废排放量进一步减少。从1991年到1995年,危废减量使得美国全国危废产生量从3.06亿吨下降到2.14亿吨,降幅近30%。与此对应,危废量的下降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危废处置量的减少。危废处置量也从2.94亿吨下降到2.08亿吨,降幅达29.26%。

(2)政府监管进一步趋严

针对危废焚烧、填埋等处置设施,EPA及州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了多个行业标准,包括可处置的危废名录、危废排放标准、关停标准等等。部分危废焚烧、填埋厂需花费大额费用改造才能符合新标标准,因此被迫关停。如Safety-kleen于1997-1998年陆续关停了路易斯安那州Baton Rouge、犹他州Clive、南卡罗来纳州Roebuck的焚烧设施,直接导致公司每年减少21.5万吨的处置能力。与此同时,EPA及州环保监管部门对违规的危废企业毫不手软,频频开出巨额罚单。彼时,行业巨头CWM于1991-92年累计收到8个大额罚单,罚款金额近千万美元。

(3)产能过剩

危废行业在经历了80年代的扩张后,大量公司涌入,全国各地拥有许多危废处置设施,1991年处置设施数多达3800多个。但90年代的危废减量化导致行业发展遭遇严冬,大量产能被闲置。由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战使得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有部分企业亏损经营。目前,美国危废行业的危废焚烧价格大概在700美元/吨左右,但在价格战时期,焚烧价格平均仅为529美元/吨,更有25%的危废焚烧价格仅为472美元/吨,价格的持续走低促使众多小型危废处理厂的经营走向困境,最终只能倒闭或是被收购。

48.jpg

行业成熟(2000至今)。进入21世纪后,危废行业走向成熟,危废的产量和处理量从2001年起均相对稳定。危废产量方面,美国的危废产量和美国的工业结构调整和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有着较强的关联度,21世纪后危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同时伴随美国页岩油气革命,使危废处理需求维持,现场服务、环境修复需求兴起。危废处理量方面,整体的产能规划更为合理,产能富余量稳步减少,行业的危废处理量和危废处理机构数量都在稳步减少,同时行业的集中度也在持续走高。

49.jpg

美国的危废行业目前主要有以下特点:

(1)危废行业较依赖工业,尤其是化工和油气行业的发展。美国不同行业对危废产量的贡献度上,基础化工制造业占比常年超50%,石油和煤制品制造业以及废物处理行业也稳居前三,且近20年来,排名前三和前十的行业的危废产量占比在稳步提高,进一步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尤其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及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美国石油化工相关产业的危废治理现场服务、末端处置需求,也给予相关危废从业公司以开展新业务扩展收入的重要机会。

50.jpg

值得说明的是,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为90多万吨,并非危废处置的主体工艺,且从业公司基本都是水泥公司。所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对危废的适用性是其进行危废处置的重要基础。

51.jpg

(2)第三方处理比例较低。在1990年后,政府对危废的监管进一步趋严,单纯的通过第三方处置对于有大量危废产出的企业来说成本过高,加上危废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促使众多大型化工企业采用自行处理危废的方式消纳危废产出。从2001年起,美国危废的场外处理量(Waste received from off-Site,即接收从场外运送进处理厂内的危废,基本等同于第三方处置量)常年低于20%,在危废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第三方处置危废企业可以分到的蛋糕其实十分有限,这也激发了危废处置企业开拓新业务的需求。

52.jpg

(3)危废处置方式求同存异。整体来看,美国危废处置方式的选择已基本统一,深井灌注已成为美国危废处置的主流方式,自2013年深井灌注处置危废量的占比稳定在70%左右,废液处理(仅适用于液费)、能量回收、焚烧、填埋位列2-5位。

53.jpg

但是另一方面,第三方处置和自产自处理的危废处置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石油、化工等大型企业多使用深井灌注处理自己产出的危废(占比达80%以上),因其处置手段安全且成本相对较低;而第三方处置企业的主流处置方式则是回收利用(包括能量、金属、溶剂等,占比近30%),填埋、焚烧、深井灌注等处置方式的占比均在10%左右。处置方式差异化的主要原因是自产自处理企业多为石油和化工企业,危废种类多为液废,深井灌注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而第三方处置企业接收的危废种类更加多样化,液废占比也相对较低(30%左右),回收、焚烧、填埋等处置方式更符合其成本控制和利益获取的要求,所以上述处置方式的占比更多。

美国是孕育环保牛股的摇篮

美国有很多知名的环保企业,也是国内环保公司学习的榜样。我们选取了在美国本土发展起来且上市的重点环保公司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周期——行业发展——公司经营”框架去讨论公司业绩及估值的变化。总体来说,美国营商环境更为市场化,加之环保产业空间较大、商业模式成熟,故诞生了大市值的环保公司。在行业成长期,市政公用投资、运营类公司借助城镇化和行业需求提升而发展,工业环保相关的公司在环保政策及标准强化下,更多体现了共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在行业的成熟期,由于监管的强化、行业竞争的加剧推动行业洗牌,具有较强融资能力、技术及运营优势的企业成为了最终赢家。

原标题:"This is America"—美国环保史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境问题查看更多>美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