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好麻烦!三个步骤四种细菌,还都不是一个类型的,简直看花眼,记不住啊怎么办?别着急,记不住菌的模样,还记不住人的德行吗?咱们且往下看!
既然说到了人,咱们就可以把这三种类型的菌(暂且把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看成一类人:下文都叫硝化菌)看成是三种不同个性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干家(氨化菌)、只吃蔬菜不吃肉的“素食”主义者(硝化菌)、一有机会就挑食的“小滑头”(反硝化菌),为啥这么分?您且往下看:
首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干家(氨化菌):为啥这样评价它?那是因为在氨化有机氮的过程中,不论是有氧(条件好)环境还是厌氧(条件差)环境,它都能够完成把有机氮转变为氨氮的工作,不会因为条件好坏而选择性的工作,这难道不是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型模范吗?不管水中有没有氧气,我都矜矜业业的把有机氮给你转化为氨氮,从不讲条件,绝对的好同志,必须给个赞!
其次是只吃蔬菜不吃肉的“素食”主义者(硝化菌):那又为什么说硝化菌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呢?因为硝化菌属于化能自养型,对于自养型细菌来说,电子供体来源是无机物NH3(素食,不好利用啊),不需要有机物(荤菜,好利用)作为电子供体,因此其具有生长缓慢,世代时间长的特性。大家试想一下,假如一个小孩子从小不吃肉,只吃素,身体发育是不是也不会太快呢?这和硝化菌这个只吃利用无机物不利用有机物的“素食主义者”,难道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吗?至于是好氧还是厌氧,大家只需要看物质的转变:NH3→NOx2-,这必然要有氧环境才能完成啊(现在很火的厌氧硝化技术还在研究阶段,咱不考虑)!
最后是一有机会就挑食的“小滑头”(反硝化菌):为什么这么评价反硝化菌呢?因为反硝化菌本身属于兼性菌,也就是在有氧环境下和缺氧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但是要想叫他完成反硝化过程,则必须要在缺氧(条件差)环境下,以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以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才能产生氮气完成脱氮作用。一旦他来到好氧(条件好)环境下,立马就会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反硝化过程就会停止。就好比给硝化菌吃饭一样,菜(有机物)都是一样的,主食有馒头(氧气)有窝头(硝酸根),那他肯定吃馒头(氧气)不吃窝头(硝酸根),那要想叫他吃窝头(硝酸根)咋办?只能把馒头(氧气)撤走了,就只有窝头(硝酸根)了,他没辙了,就只好就着窝头(硝酸根)吃菜(有机物)了。
怎么样?这么一说,三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是不是就跃然纸上,同时也印进了你的脑海之中?没错,在遇到生物脱氮工艺时,你想不清了,就回忆一下“实干家”氨化菌、“素食者”硝化菌和“小滑头”反硝化菌,是不是立马就能回忆起它们都应该对应着什么步骤了?
今天就先以“三个典型代表人物”为例子,给大家比喻了一下生物脱氮工艺中,每种细菌的原理异同以及各自的特点,鉴于篇幅有限,咱们把有关于除磷原理的那点事儿,挪到下一章,继续和大家胡侃下,是不是突然发现,原来你眼中这么枯燥的污水处理知识,在我们的课程里面竟然可以如此的多姿多彩!害怕上课睡觉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脱氮工艺中氨氮转化成氮气有很多的途径,也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中间过程及中间产物,恰恰是这些难控制的中间过程决定了最新的脱氮工艺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一下短程硝化及短程反硝化的内容!什么是短程硝化?废水生物脱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而硝化过程分为氨氧化阶段和亚硝酸盐氧化
北京排水集团建设的国际上第一座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项目日前通过技术成果鉴定。作为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是国际上率先建成并成功运行的一座典型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示范工程,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悉,该项目设计规模为7200立方米/天,自2019年投入运行后,经过3个冬季低温期考验,成功
文章导读厌氧氨氧化工艺因其高效、低耗的优势,在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许多含氮废水领域已成功工程化应用。前期我们介绍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现与发展应用。本文结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对该技术在不同废水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情况
AO工艺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在好氧段,硝化菌进行硝化反应,氨氮转化为硝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池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态氮变成游离态氮,同时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一、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传统的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加。由于氨氮是水体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对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成为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沸石是一种具有独特多孔结构的天然材料,其三维骨架中存在的大量孔隙和空穴决定了沸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因沸石价格低廉、易
上一篇围绕反硝化的内回流的停留时间进行了简单的展开,接下来继续围绕反硝化的内回流的工艺控制细节来进行探讨。内回流在工艺上是为了保障硝态氮回到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的,通过回流好氧区末端的混合液,把经过好氧曝气硝化的硝态氮带回到好氧前端的缺氧区内,这就是内回流泵的工艺作用,知道了工艺
上周工艺细节管理对生物池的硝化反应进行了全面的细节讨论,这周开始对脱氮的第二步反硝化反应的工艺细节管理进行探讨,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并参与讨论。在传统的生物脱氮理论中,氮的去除需要经过氨氮在有氧条件下被硝化菌硝化为亚硝酸根和硝酸根,而后在缺氧环境中被反硝化菌利用有机物转换为氮气释放到
过去十年里,世界各地的水务公司都在寻找污水资源化的技术。作为行业巨头,法国威立雅公司不遑多让,早在2011年,旗下的AnoxKaldnes已在欧洲三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北污水厂、瑞典的Eslv和荷兰的Leeuwarden进行中试实验:用工业和市政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从污水里回收混合微生物培养的可降解塑料——
这一周继续围绕生化池运行细节展开探讨,针对氮元素的去除进行细节内容的探讨。在污水厂中氮的去除一直是比较头疼的事情,从一开始的氨氮出水在线的实时监控到总氮的实时监控,污水厂对氮族元素的去除工艺管理也一直是在不断地深入的认识和提高中,这个过程也是污水厂从原有的粗放式的工艺管理向精细管
摘要:厌氧氨氧化(Anammox)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养脱氮工艺,由于其不需要外加碳源、污泥产量少、运行费用低等一系列优势,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污水生物脱氮工艺。而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s)作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其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会使纳米颗粒释放到水体中,从而对厌氧氨氧化污水
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是20世纪90年代由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开发的一种新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与传统脱氮技术相比,自养型厌氧氨氧化工艺被认为是一种更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方法,其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以NO2--N为电子受体,利用厌氧氨氧化细菌(anaerobicammoniaoxidationbacteria,AnAOB)将氨氮直接氧化为氮气。在节约了硝化反应曝气能源的基础上,还无需外加碳源,且由于AnAOB属自养型微生物,生长缓慢,因此,可大大减少工艺的污泥产量。
碳源投加的计算公式的介绍有很多,但是有些小伙伴反映利用公式算出来的值是负数。其实碳源的计算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很多文章照搬前人留下的公式,没有自己的思路或者讲解,让很多人看不懂,碳源投加核心其实就是思路的正确!1、碳源投加计算为什么是负数?1、计算公式选择错误计算碳源的投加量,选对计
【社区案例】在计算的时候计算格式中乙酸钠cod当量0.78,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投加的乙酸钠cod当量是20万。这两个在运用到实际过程的时候该怎么理解,该怎么计算药剂投加量。同一种碳源COD当量数值差距很大,原因就是单位的不同,碳源厂家给的单位一般都是mg/Kg或者mg/L,换算一下,纯的乙酸钠COD
【社区案例】想问一下大家怎么判定生化好氧池需要投加碳源了?投加的量和浓度又是多少,希望大家不吝赐教。碳源投加的判定是根据按碳氮比来确定是否投加碳源,投加多少碳源。而且碳源投加的位置一定是哪边需要投加到哪边,例如脱氮工艺中碳源需要投加到缺氧池而不是好氧池,这个一定不能搞错了,搞错了
近日,宁德生态环境通报了两起氨氮总氮超标处罚案例!投加氮源过多致出水TN超标,被处罚11万余元福鼎市某造纸厂被列入年度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宁德市福鼎生态环境局依法督促该厂安装了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平台联网。2022年1月11日,宁德市福鼎生态环境局环境执法人员调阅监控
【社区案例】一般好氧碳C:N:P比例是100:5:1,脱氮C:N比例5:1,除磷C:P比例15:1,这里面的CNP是用什么?COD还是BOD,TN还是氨氮,P应该是TP,是用进水减去出水的差值,还是就用进水的值,有大佬知道到底是哪个吗?(来源:污托邦社区)一、碳氮磷比的确定很多小伙伴对于碳源的投加认知,还停留在初学阶
【社区案例】怎么按碳氮比投加碳源?能详细讲讲吗?如果按碳氮比投加碳源,我们需要先确定碳氮比的值和碳氮各代表什么物质!一、碳氮比值的确定很多小伙伴对于碳源的投加认知,还停留在初学阶段,只认识CNP比100:5:1,CN比控制在4-6,但是,这些比例到底啥时候用?啥工艺用呢?可能分不清楚!所以,
在污水处理脱氮工艺中,由于A/O工艺比较简单,也有其突出的特点,目前是比较普遍采用的脱氮工艺。一、AO脱氮工艺的原理A/O脱氮工艺是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溶解氧)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A池)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
对应CNP比的数值,很多小伙伴都存在误区,其实工艺不同CNP比也不同,好氧除碳工艺要求CN比100:5:1,脱氮工艺要求CN比4~6,除磷工艺要求CP比15:1,厌氧除碳工艺要求CNP比300:5:1,可以看出CNP比100:5:1只是好氧除碳工艺的要求,那这个比例是怎么来的?
碳源投加的计算公式的介绍有很多,但是有些小伙伴反映利用公式算出来的值是负数。其实碳源的计算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很多文章照搬前人留下的公式,没有自己的思路或者讲解,让很多人看不懂,碳源投加核心其实就是思路的正确!
浙江某化工集团污水处理厂原有A2O工艺,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高凯氏氮,但进水由多种生产废水组成,水质复杂,尤其生产乙炔而产生的电石渣上清液含有高浓度的Ca2+、s2一对微生物硝化反应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本中试对原工艺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前端增加预处理设施,将后端的附着态好氧段改为悬浮态和附着态共存的MBBR工艺,强化了硝化效果,经过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什么是碳源的COD当量?
【社区案例】清理了一下硝化液(内)回流泵,清堵完成后处理效率下降比较多,之前氨氮0总氮20以下,现在氨氮30总氮50清理内回流泵会导致内回流量的提高,提高内回流影响氨氮,目前笔者遇到的只有破坏缺氧环境这种情况,所以,帖子内出现的问题的大概率就是内回流携带过多DO进入缺氧池,从而导致异常情
碳源投加的计算公式的介绍有很多,但是有些小伙伴反映利用公式算出来的值是负数。其实碳源的计算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很多文章照搬前人留下的公式,没有自己的思路或者讲解,让很多人看不懂,碳源投加核心其实就是思路的正确!1、碳源投加计算为什么是负数?1、计算公式选择错误计算碳源的投加量,选对计
见过一些设计把内外回流合并到了一起,还有一些小伙伴咨询能否利用外回流替代内回流来增加脱氮效率,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回流的作用。内外回流的作用内回流与外回流的作用是不同的,内回流叫硝化液回流,外回流叫污泥回流,顾名思义,通过名称咱们也能猜出其中的作用,内回流主要是把硝态氮回流到缺氧
在脱氮工艺中氨氮转化成氮气有很多的途径,也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中间过程及中间产物,恰恰是这些难控制的中间过程决定了最新的脱氮工艺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一下短程硝化及短程反硝化的内容!什么是短程硝化?废水生物脱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而硝化过程分为氨氧化阶段和亚硝酸盐氧化
【社区案例】在计算的时候计算格式中乙酸钠cod当量0.78,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投加的乙酸钠cod当量是20万。这两个在运用到实际过程的时候该怎么理解,该怎么计算药剂投加量。同一种碳源COD当量数值差距很大,原因就是单位的不同,碳源厂家给的单位一般都是mg/Kg或者mg/L,换算一下,纯的乙酸钠COD
【社区案例】简单AO工艺,一直在A前段投加甲醇作为碳源,进水4方,进水总氮在300左右,出水总氮现在100,之前最低时候可以出水总氮可以达二十三十。硝化池氨氮去除数据正常。内回流25方,外回流现在是暂时到O池也是25方。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下总氮。对于AO脱氮系统,TN的去除率低,主要与碳源投加和回流
【社区案例】想问一下大家怎么判定生化好氧池需要投加碳源了?投加的量和浓度又是多少,希望大家不吝赐教。碳源投加的判定是根据按碳氮比来确定是否投加碳源,投加多少碳源。而且碳源投加的位置一定是哪边需要投加到哪边,例如脱氮工艺中碳源需要投加到缺氧池而不是好氧池,这个一定不能搞错了,搞错了
位于福建漳州的角美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是一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上绿色公园”的综合性市政工程,厂区设施全部建于地下,既能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又能提升地上空间综合价值。据报道,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投用后,预计达成每日处理污水量达十万吨,可承担全区95%以上的污水处理任务。目前,
生物脱氮除磷(BiologicalNutrientRemoval,简称BNR)是指用生物处理法去除污水中营养物质氮和磷的工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脱氮除磷工艺演变出了多种工艺和工艺变种,为我们选择污水处理技术路线,提供了很多种选项。一、A2/O工艺1、厌氧池图1为传统的A2/O工艺流程,首段为厌氧池,本池的主要作用为释
近年来,多地污水处理准排放标准相继从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甚至更高,总氮含量作为污水排放标准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要对其达到较高的去除标准,就需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碳源。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厂通过硝化—反硝化来实现氮达标。先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再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而这些污水处
【社区案例】AAO工艺,设计15000m/d,实际10000m/d。MLSS:8000,MLVSS:2700,水温:18℃,DO:2,内回流270%(最大),外回流100%。近期进水COD:200,BOD5:87,氨氮:27,TP:3,TN:40。出水COD:13,BOD5:3,氨氮:0.3,TP:0.2,TN:13。碳源一天投加2.5吨的乙酸钠(COD当量20万)。总氮去除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