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膜技术:只能看着外企登堂入室?

2014-09-23 08:45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郑旺关键词:污水处理膜技术膜法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规划》,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市政和工业均包括在内)将延续“十一五”期间的增长趋势。到2015年末,规划的全国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08亿立方米/日,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资金总量约为1351亿元(包括新增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假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中使用膜技术的占比提升到20%,则市场空间为270亿元,平均每年54亿元。

左志方表示,《规划》将要求县级镇尤其是重点镇建设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市场54亿元,大中城市污水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已经临近尾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未来小型城镇项目将会成为新的增量增长点,新增设施的处理规模将以中小规模为主。”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现有的出水标准为二级的污水处理厂全部提标为一级B,重点流域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将提升为一级A。

“截至2008年,达到一级B排污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仅仅达到一半,有31%的污水处理厂仍然只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有7%的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我国近几年每年新增1300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

左志方认为,2009年~2010年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全部达到一级B排污标准,50%的一级B排污标准改造为一级A,按照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34亿吨/日的能力测算,“十二五”期间需改造的污水处理产能达到5563万吨,即年均改造需求达到1112万吨。“假设其中10%应用膜技术,将带来112万吨的需求,按照每万吨改造投资2000万元估计,年均约22.4亿元的市场。”

国内企业拼不过外企?

国内企业膜技术自主研发实力较弱

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不超过3家

据了解,全球膜市场组件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美元。在国内市场中,外资品牌占据比较高的市场地位,海德伦(美国)、陶氏(美国)、GE(美国)、西门子(德国)等牌知名度明显高于国内厂商。国内市场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是碧水源、天津膜天膜(津膜科技)等。

膜技术是水处理行业的一块“肥肉”。不过,眼下这块“肥肉”大多被含在外企嘴里。德资企业美富特(MFT)膜科技公司技术总监许锦鹏指出,国内企业膜技术自主研发实力较弱,目前大多数技术从国外引进,国内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不超过3家。中国膜技术研究起步并不晚,从上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但因为各种原因曾一度中断。而美国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发膜技术,且研究具有连续性。从整体来看,国内的膜及组件市场的集中度不高,正处于群雄争霸的时期。

相关链接

国内主要几种膜技术

●微滤膜:主要应用于医药行业的过滤除菌、食品工业的应用、油漆行业的应用、生物技术工业领域中。

●超滤膜:主要应用于医用无菌无热原水设备,饮料、饮用水、矿泉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电泳漆、电镀含油废水等处理。

●纳滤膜:主要用于地下水除硬度,地表水除有机物、色度,饮用水净化,染料提纯、浓缩、脱盐,天然药物分离、浓缩,发酵液浓缩等领域。

●反渗透膜: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卤水)淡化、锅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等。

原标题:膜技术:只能看着外企登堂入室?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膜技术查看更多>膜法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