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深度】“腾格里事件”之后 污染都去哪了?

2014-10-27 10:29来源:中国化工报微信作者:翁国娟关键词:污水处理环境污染沙漠排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中旬,有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山东、苏北、浙江、江西甚至上海等地均有企业在偷偷上马还原物装置,或者将原先已经停掉的还原物装置重新恢复使用,这些装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采用的仍然是落后的老工艺,与宁夏明盛此次被关停的工艺基本雷同,污染问题同样严重。可以这样说,一批在明处的污染企业倒下了,另一批污染企业正从暗处破土欲出。

通过调查,记者初步掌握了部分正在建设或者准备恢复旧装置运行的企业名单。其中杭州的一家染料企业,以前就建有一套还原物装置,产能为2000吨/年,主要考虑自用,但由于对污水处理等环保问题无力解决,该装置建成后一直未能启动。宁夏明盛出事后,该公司立即着手重启该套还原物装置,目前正在调试之中。另有一家上海公司,其位于奉贤区的还原物装置也正在组织试车。其他项目多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西一带。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企业制备还原物的方法是以硝基氯苯为初始原料,经过醚化、还原合成对氨基苯甲醚,再对氨基苯甲醚酰化、硝化、还原,最后得到产品。由于涉及多步还原反应,对于硝基苯甲醚的还原采用硫化碱工艺,2-硝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还原采用铁粉工艺,因此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硫化碱还原废水、铁泥废渣,硝化工序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硝化稀酸,“三废”的治理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早被国家列入落后产能淘汰目录。如果这些装置重新启动而不及时予以制止,相信不需要多久,“腾格里污染事件”一定还会在其他更多地方爆发。

环境治理是一个综合工程,以目前我国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环境整治,显然是无法根除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还会带来市场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今年H酸因为江苏明盛化工的环保事件停产而造成供应短缺, 价格从3万元/吨飙升到17万元/吨。高额利润立即吸引了大量新的“黑色”投资者的进入,在环保监管薄弱地区(苏北、西北、江西等)迅速出现了数十个小型H酸生产商,采用最原始的工艺,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产品来以求快速收回投资。进入8月份以来,H酸的供应开始大大过剩,H酸的价格也迅速回到了目前的3.5万元/吨左右。

令下游染料企业十分担心的是,按照现在的形势,还原物很有可能会重蹈H酸覆辙,最终污染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行业正常秩序却从此被打乱,形成又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破解之道:以先进工艺取代落后是唯一途径

有人辩解说,如果不是因为还原物市场的需求过于迫切,如果企业有能力以更环保的方式生产,他们也不愿意铤而走险。但记者看来这样的观点显然立不住脚,因为更先进更清洁的工艺已经存在并有国内企业正在应用。

中国化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先进的还原物生产新工艺,经实际应用证明,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清洁化生产,完全可在行业中进行推广。

2011年1月,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清洁生产工艺开发及示范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染料及中间体清洁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的课题之一,染料龙头企业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课题承担单位。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2013年课题组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技术开发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万吨/年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课题组开发的新型酰化反应强化技术、高效连续硝化工艺、连续液相加氢工艺、稀硫酸资源化利用技术、工艺和设备的一体化集成技术等,使吨产品的醋酸单耗下降13%以上,硫酸单耗下降27%,硝酸单耗下降11%,产品收率提高10%以上,单位产品能耗下降60%;通过采用连续液相加氢技术,得到高含量的液状还原物产品,产品纯度提高明显,不经结晶分离可直接用于后续产品生产,与传统的铁粉还原法相比,不仅消除了铁泥污染,减少了能耗,还提高了收率;生产过程废弃物排减少(以COD计)60%以上。

原标题:“腾格里事件”之后,污染都去哪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沙漠排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