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深度】“腾格里事件”之后 污染都去哪了?

2014-10-27 10:29来源:中国化工报微信作者:翁国娟关键词:污水处理环境污染沙漠排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了解,高浓度的硝化稀硫酸治理一直是个行业难题,厂家以前一般采用廉价的石灰或电石渣中和工艺。但应用该工艺得到的产物——硫酸钙渣已经被国家列为危险固废,并且对其无害化处理成本巨大,因此这一工艺路线的经济性已丧失。

针对这一难题,该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硝化废酸的资源化利用新思路。经一系列措施净化处理后的稀酸,直接用于其他需要稀酸的产品生产中或直接制备硫酸铵,解决了原高COD废酸无法低成本处理的难题。在龙盛已经建成投产的示范装置中,生产过程原料采用管道化输送,采用密闭化、连续化的DCS控制系统,操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配套紧急停车系统,提升了装置的本质安全。

2014年9月,国家染料产业技术创新联战略盟对该课题进行了验收。验收结果令专家们非常满意,他们一致认为。新装置的各项工艺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课题要求。通过新技术的大量采用,显著地提高了还原物收率和质量,稀硫酸全部综合利用,“三废”总排量大幅减少,在当前染料中间体的发展受制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背景下,为染料中间体绿色发展提供一条新路子,为中国染料行业的清洁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应在行业中大力予以推广。

业界呼声:及时制止污染转移把好行业关口

对比之下,新旧工艺高下立现,那么为什么这些新上还原物项目的企业仍然弃新取旧?中间有何隐情?新工艺推广是否存在技术壁垒或者投资门槛的问题?

浙江龙盛集团总工程师何旭斌告诉记者,还原物清洁生产工艺是国家项目,所得的成果是行业共同拥有的,所采用的清洁技术也基本为行业所了解(比如加氢还原、MVR处理废硫酸等),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技术壁垒,同行完全可以自发地实现清洁生产。当然,新工艺与旧工艺相比,生产成本一定会高一些,但是当前还原物价格已经有较大幅度地上升,这本身也为环保成本上升留有了充足的空间。所以说,企业采用新工艺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可悲的是,现在不少企业更愿意瞄准投资效益“短平快”的污染项目,却对新工艺提不起兴趣。

浙江省石化协会秘书长张旭则认为,宁夏明盛污染事件是相关企业实施产业升级的好契机。过去由于行业门槛太低,国内还原物产能远远超过需求,在宁夏明盛出事前,国内有不少还原物装置是闲置的,这些过剩的产能本来就是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现在市场正在经过阵痛期,相关企业正应该抓住机遇,及时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工艺的应用来实现产业升级,只有立足长远,才能长治久安,而不是饮鸩止渴,图一时快钱,却最终断了自己的生路。宁夏明盛等还原物企业的教训,为全体石化行业企业再一次敲起了警钟。

原标题:“腾格里事件”之后,污染都去哪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沙漠排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