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访谈正文

防治大气污染 能出哪些招?

2014-11-14 09:28来源:农民日报作者:李海涛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那么大气污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目前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措施切实有效应对?今年5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派出5个检查组分赴10省市,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在日前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该执法检查报告被提交大会审议。

“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今年10月,北京连续4次较长时间的重度污染,表明情况依然十分严重。”“大气污染问题关乎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关乎到国家形象,关乎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必须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参与分组审议的委员们纷纷表示。

问题:对污染来源、成因和传输机理研究不够,对PM2.5的形成机理认识不清,对气象过程对污染的影响机理不明

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研究的投入,尽快从成因上找出问题来,使治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2014年上半年,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7.9%,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下降6.5%,达标天数比例提高1.6个百分点。

不过,报告也同时指出,在科技方面,对污染来源、成因和传输机理研究不够,对PM2.5的形成机理认识不清,对气象过程对污染的影响机理不明。

“为什么总量得到控制了,污染指数也在下降,可老百姓的直观感受还是污染越来越严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静芝发出这样的疑问。

刘政奎委员也指出,现在各地都很重视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但很多地方对大气污染源并不清楚,“如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扬尘污染、生活污染等在城市的大气污染中究竟各占多大的比重,周边污染对本地污染究竟有多大影响等,不弄清楚这些,又怎么能以较小的代价解决环境问题?”

为此马志武委员建议,对于大气污染来源和传输问题的解析,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研究的投入,尽快从成因上找出问题来,才能使治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问题:面对部分企业宁交罚款也不主动治污,或者采取“一来就停,一走就排”、“昼停夜排”怎么办

建议:企业要依法落实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在向大会作报告时说,一些企业尚未真正落实治污主体责任;一些企业治污设施落后,难以达标排放;部分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采取“一来就停,一走就排”、“昼停夜排”、瞒报虚报监测数据等方式应付和逃避执法监管。

针对上述问题,吴恒委员认为,必须加大对向大气有排放物的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管控,严格执行责任制。“需要的话,应该形成责任倒查。”

梁胜利委员建议加快防治大气污染的立法进程。“立法的重点要强化企业主体的责任,也要规范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大气污染防治行为。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大气污染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二是部门利益驱动的问题。”

在袁驷委员看来,应对企业不履行主体责任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加大信息公开、公众监督的力度和范围。“这些企业不怕丢票子、怕丢面子,就怕在媒体上曝光。公开有好处,企业怕公开。”

“防止发达地区剩余落后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造成新的大气污染,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刘振来委员认为,这个问题如果不从起步阶段加以重视,一旦形成趋势、形成规模,后果将不堪设想。

原标题:防治大气污染,能出哪些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工业污染查看更多>扬尘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