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严格执法严厉问责方能留住APEC蓝

2014-11-15 19:10来源:法制日报作者:张昊关键词:APEC蓝大气污染物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么,客人走了,如何把蓝天留给自己?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告诉记者,APEC会议期间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环境优先。由此来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非常重要。环保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了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的时候,环境保护优先原则是否能够落实值得思考。

在曹明德看来,北京的大气污染基底非常严重,短期来看,自然因素非常重要,但“污染本来就是人为造成的,解决办法也掌握在人的手里”。

两位专家认为,采取行政命令的形式,一些工厂、工地停产停工,很多城市单双号限行,是不可持续的。保持APEC蓝,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花大力气转变以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发展方式。

“目前法律规制比较松,法律没有让守法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恰恰相反,不守法企业的违法成本比较低。”曹明德说,应通过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采用经济激励、税收的方式,加大污染行业、企业的污染成本,激励清洁产业、企业发展,淘汰重污染企业。

两位专家还表示,会议期间保障空气质量的措施,除临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外,另一部分则应该转化为常态。

“河北省对官员严格问责,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责任追究力度后,出现了执法严格、令行禁止的效果。因此,法律制度应特别强调政府负责责任制,让相关管理部门担负起对地方环境保护的责任。”王灿发说,相关部门大量人员督察说明,执法严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平时督察也这样严格有效,可能环境问题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APEC会议期间,相关部门监管力度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也说明日常行政管理部门、环保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曹明德说。

保护环境不能有“搭便车心理”

新修改的环保法强调,从政府到企业、公民、社会组织都有责任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曹明德说,环境是“公共物品”,但在保护环境时很多人存在“搭便车心理”。“同在一片蓝天下,但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期待政府和企业做出努力。这种意识应该改变”。

曹明德认为,从公民的角度看,每个个体看似力量薄弱,但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很强大。限行可能会引起有车族的反感,但是从限行的效果来看,每个人都享受到了优质的空气。城市发展设计思路也要调整,应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减轻限行给市民带来的不便。

此外,多地参与此次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部门总结,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区联防联控力度空前。从长效机制看,此次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相关省市区联合治霾的行动体现出一盘棋协同的步调。今后,推动建立跨区域联动长效机制显得更加重要。

“天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不仅是北京,全国人民都应能够享受APEC蓝。只要政府部门、企业、公民上下齐心合力采取措施,APEC蓝是可以留住的。”曹明德说。

原标题:严格执法严厉问责方能留住APEC蓝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APEC蓝查看更多>大气污染物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