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4年11月12日,北京APEC期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引发国际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广泛热议,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这里走一点偏锋“咬文嚼字”,试从文字的角度试图解读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内涵。
“温室气体”vs“二氧化碳”
首先,中美两国声明所涉及的减排是针对“温室气体”还是“二氧化碳”?【注: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明确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 (PFCs)及六氟化硫(SF6)】
我们来看看中英文版相关段落的原文:
美国——“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The United States intends to achieve an economy-wide target of reducing its emissions by 26%-28% below its 2005 level in 2025 and to make best efforts to reduce its emissions by 28%)”。
中国——“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China intends to achieve the peaking of CO2 emissions around 2030 and to make best efforts to peak early and intends to increase the share of non-fossil fuels in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to around 20% by 2030)”。
由此可见,美国减排涉及的是“全经济范围”(an economy-wide)的减排,应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不仅是“二氧化碳”排放。这样就涵盖了美国政府现有的一些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如火电减排计划、中型、重型汽车燃油效率标准、商业和工业建筑节能新准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甲烷、氢氟碳化物)的减排措施。至于中国的减排目标,声明文本本身已经说的很明白,就是针对“二氧化碳”的减排;而且,因为同一个句子中紧接着就提到非化石能源的比例,我们可以理解中国的减排目标是针对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就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主要目标相衔接(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并首次提出了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peak)的目标。
“承诺”vs“愿景”
我们注意到联合声明中关于减排目标所用的英文动词是intend,而中文版用的是“计划”。换句话说,中美联合声明中的“目标”其实就是“愿景”,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承诺”。中美联合声明中的用词反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以来国际上用于描述各方责任的具体用词的不断演变过程。近年来各国对于 “承诺”(commitment)一词的使用趋于谨慎,2007年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的表述是“承诺/行动”(commitment/ action);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和2010年坎昆大会期间,相关用词为“许诺”(pledges)。2011年启动的新一轮谈判的德班平台授权则是使用了“加强行动”(enhanced action)。而2013年的华沙大会,各方明确放弃了“承诺”一词的使用,而使用“贡献”(contribution)代替。华沙会议的一个重要决定就是邀请各国开始准备各自“预期的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并尽早(2015年第一季度)通报各方。相关用词的变化过程显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目标的约束力不断被弱化,各方逐步倾向于灵活但尽力而为的国际合作机制。
“联合公报”vs “联合声明”
此次中美“联合声明”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是Joint Announcement,与中美关系历史上的三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的用词Joint Communiqué不同。关于这三个“联合公报”的法律性质,中美两国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中国政府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美国政府却不认同这一点,认为只有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才具有法定约束性。回顾这段历史事实,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美国政府而言,中美联合声明的减排“愿景”不具有法定约束力。而从中方的角度看,中美联合声明发表后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也表示,“确定2020年之后的目标,要在未来的五年计划当中真正加以落实,所以这些目标也是要经过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一旦批准之后是有约束力的”。这就是说,对中方而言,中美联合公报中申明的减排愿景作为今后三个五年计划的组成部分还需要通过人大审议批准才会具有法律效力。
“碳排放”vs“碳污染”
在中美联合声明发表之后,刚刚赢得美国中期选举的参众两院多数席位的共和党议员们已经纷纷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对于奥巴马的民主党政府来说,共和党的态度完全在意料之中,也早有相应的预案来应对。按照美国现行的“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美国环境保护署是实施空气污染防治的执行部门。因此,为了避开国会立法程序,奥巴马政府咬文嚼字把“温室气体”视为空气“污染物”之一,在官方文件中把“碳排放”说成是“碳污染”(carbon pollution),如此这般便直接制定和颁布了无需国会审议的《气候行动计划》、《清洁电力计划》,并按照《清洁空气法》由政府环境保护署执行和实施。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共和党议员也在酝酿反制措施,包括所谓policy riders(政策便车),比如在审议财政预算法案时增设附加条款来限制环境保护署的职责范围和拨款金额,如果奥巴马为此拒绝签署预算法案,那么整个联邦政府就将陷入停摆的危机之中。
总体而言,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实质是以两国现有的政策措施为基础加大减排力度的“愿景”,虽不具法定约束力,但是对国际社会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尤其是中国二氧化碳“达峰”的新提法,表明中国已经准备切实承担起作为“超级(排放)大国”应该负起的责任。我们可以这样说,中美达成减排的共识之后,国际气候谈判的失败就不再是一个必然的“宿命”,2015年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最终达成一个各方可以接受的灵活而又尽力而为的国际减排新协议可能性大为增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8日,淮河能源公告,近日收到《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同意潘三电厂关停拆除的函》,安徽省能源局原则同意潘三电厂关停拆除。公告显示,潘三电厂为公司下属分公司,现有火电装机容量27万千瓦,包括两台13.5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即#1、#2机组)。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次拟关停潘三电厂
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补齐空气质量不优的短板弱项,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咸阳印发了《咸阳市2025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分为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加强组织保障三个部分。目标要求: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处理好高质量
位于宁波石化开发区的浙能镇电燃机搬迁改造项目稳定运行后,3月31日23时58分,随着浙江省调度指挥中心下达9F11号机组关停指令,浙能镇海发电公司(原镇海发电厂)在虹桥村厂区的最后一套发电机组退役。该厂区从1978年首台机组投产至今累计发电2188.06亿千瓦时,曾为助力浙江省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此
许昌智能3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7.37%;归母净利润4246.21万元,同比下降8.40%;扣非净利润4014.7万元,同比下降7.12%。许昌智能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深耕数字化配电网和微电网,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微电网产
近日,湖北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文件提出,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1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3家企业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6家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详情如下: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的通知鄂环办〔2025〕10号
山东省能源局于3月21日发布数据:2024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320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加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新增绿电供给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山东首次实现年度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从2022年全省新增绿电占全社会新增用电的71%,到2023年的75%,再到2024年的120%,绿电增量的大幅跃升
山东省能源局今天发布数据:2024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320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加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新增绿电供给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山东首次实现年度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从2022年全省新增绿电占全社会新增用电的71%,到2023年的75%,再到2024年的120%,绿电增量的大幅跃升,有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力中电大别山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12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榨树铺村,年设计发电量1200万千瓦时,通过基地最长送出线路亭集1号线送出。与同等规模火电厂相比,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800吨,减少二氧化碳约1.2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项目区域水
今年全国两会上,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议案提案,“双碳”目标再度成为热议话题,碳排放统计核算、碳市场建设等议题的相关讨论热度持续攀升。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石,碳排放的精准计量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一环。今年3月起,浙江省内首批具备碳计量功能的智能电能表在宁波象山、嘉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3月22日,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东产业园将军庙片区正式开工。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不仅是传统发电企业向绿色转型迈出的坚实一步,更是积极响应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绿电直连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深入理解绿电直连的内涵、参与主体、实施原因、实现方式以及成功案例,对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挖掘投资机会至关重要。本文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电力公社”)01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通常
4月3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为实现绿电交易加速跑,重庆加大绿电供需情况摸排,加强宣传培训,服务重点企业,重庆绿电交易正驶入“快车道”。一季度,重庆绿电成交电量达26亿千瓦时。其中,省间绿电成交量达17亿千瓦时,市内绿电成交量达9亿千瓦时;绿证成交量突破36万张,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对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如果汽油变成不到3元/升,你还会对电车情有独钟吗?面对汽油价格的波动,很多人都在期待着汽车市场能出现一匹黑马,既有强劲的动力支撑,又能真正把价格打下来。当下,电能、氢能、甲醇等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汽车燃料,许多车友认为“电”时代只是过渡,氢能源又实在遥远,都不是大家期盼的最佳燃料。今天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3月12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宜昌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湖北省首个市级林业碳票管理办法。《办法》共33条,对宜昌林业碳票申请、签发、交易、应用、融资、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工作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责。在全市行政区域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0日,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首座甲醇站—赛汉桃来站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阿拉善盟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交通转型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甲醇燃料在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拥有包括低污染物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硫化物排放、清洁燃烧产物等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30日,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韩国“HMMGreen”轮圆满完成同步加注作业,加注绿色甲醇2902.5吨,同步装卸集装箱1532TEU。这是上海港为国际航行船舶首次批量加注国产绿色甲醇,标志着上海港实现了国产绿色甲醇全产业链供应服务,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对数据中心等实行绿证强制消费要求。数据中心是承载算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设施,具有高能耗的特性。在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算力和绿色电力的协同发展亟待加强。
《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发布,引发强烈反响。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
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此时发布联合声明传递出哪些讯息?对于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有哪些意义?如此丰富的内容中有哪些亮点?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中国环境报:习近平主席日前抵达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
由埃及主办的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正在进行,中外对话为您解读大会重要议程和谈判焦点。从去年11月的上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26)到正在举行的第27次会议(COP27)之间的一年中,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乌战争导致通货膨胀急剧上升,能源、食品以及供应链安全成为政治议
2021年7月16日上午9点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启动首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10.4万吨,成交额达到2.1亿元,收盘价51.23元/吨。
2021年7月16日,万众期待的全国碳市场终于鸣锣开市。我相信,即使许多身在其中的人,也会在多年以后才会意识到这一天的真正意义。中国的碳市场从试点地区第一笔交易开始走到今天,可谓不愠不火,就像一艘小船在池子里来回游荡。而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才算是中国碳市场真正地扬帆起航,而全国碳市场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没有人能否认2015年以来新电改取得的历史成就,也没有人能否认一个崭新的电力市场格局已经初现轮廓。不过,就如同白昼来临之前是极夜,在太师凶看来,横亘在崎岖之路上,影响或者制约新电改的,依然有三座大山,需要后来者去征服。
4月国际能源观察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的有效实行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加入国际气候变化阵营有着巨大影响。我国已在深圳等七省市试行了碳交易,“十三五”方案帮助我国从区域性碳交易体系向全国碳交易市场顺利过渡,并在2017年开启全国碳交易市场。列出了我国碳交易体系下的立法现状及立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不久,昔日的中美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在北京重逢,共同回忆起四年前那场谈判桌上的交锋。当年力争为中国碳排放值达峰赢得更多时间的中方代表解振华,如今充满信心地表示这一峰值或将提前到来。在近日清华大学举办的气候变化问题论坛上,前美国气候问题首席谈判代表托德斯特恩和他的昔日
理想新能源1945年,有记者采访了美国一些最权威的科学家,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把核能用于和平,所有科学家当时几乎都给出了一个相同的数字:50年后。但事实上,不到10年,在50年代中期就有好几个国家建成了核电站。核能迅速为经济服务,是需求在起作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争夺石油能源而起。鲁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国内,对核电站是建立在沿海还是内陆有着很大的争议,今天就随着一篇文章去看看核电站的海陆之争。(来源:中国核能)实际上,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质上凸显了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核能的布局思路与福岛核事故后公众的担忧混杂在一起的复杂情况。福岛核电站发生灾难性事故至今已经有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