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4年11月12日,北京APEC期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引发国际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广泛热议,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这里走一点偏锋“咬文嚼字”,试从文字的角度试图解读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内涵。
“温室气体”vs“二氧化碳”
首先,中美两国声明所涉及的减排是针对“温室气体”还是“二氧化碳”?【注: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明确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 (PFCs)及六氟化硫(SF6)】
我们来看看中英文版相关段落的原文:
美国——“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The United States intends to achieve an economy-wide target of reducing its emissions by 26%-28% below its 2005 level in 2025 and to make best efforts to reduce its emissions by 28%)”。
中国——“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China intends to achieve the peaking of CO2 emissions around 2030 and to make best efforts to peak early and intends to increase the share of non-fossil fuels in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to around 20% by 2030)”。
由此可见,美国减排涉及的是“全经济范围”(an economy-wide)的减排,应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不仅是“二氧化碳”排放。这样就涵盖了美国政府现有的一些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如火电减排计划、中型、重型汽车燃油效率标准、商业和工业建筑节能新准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甲烷、氢氟碳化物)的减排措施。至于中国的减排目标,声明文本本身已经说的很明白,就是针对“二氧化碳”的减排;而且,因为同一个句子中紧接着就提到非化石能源的比例,我们可以理解中国的减排目标是针对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就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主要目标相衔接(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并首次提出了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peak)的目标。
“承诺”vs“愿景”
我们注意到联合声明中关于减排目标所用的英文动词是intend,而中文版用的是“计划”。换句话说,中美联合声明中的“目标”其实就是“愿景”,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承诺”。中美联合声明中的用词反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以来国际上用于描述各方责任的具体用词的不断演变过程。近年来各国对于 “承诺”(commitment)一词的使用趋于谨慎,2007年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的表述是“承诺/行动”(commitment/ action);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和2010年坎昆大会期间,相关用词为“许诺”(pledges)。2011年启动的新一轮谈判的德班平台授权则是使用了“加强行动”(enhanced action)。而2013年的华沙大会,各方明确放弃了“承诺”一词的使用,而使用“贡献”(contribution)代替。华沙会议的一个重要决定就是邀请各国开始准备各自“预期的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并尽早(2015年第一季度)通报各方。相关用词的变化过程显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目标的约束力不断被弱化,各方逐步倾向于灵活但尽力而为的国际合作机制。
“联合公报”vs “联合声明”
此次中美“联合声明”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是Joint Announcement,与中美关系历史上的三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的用词Joint Communiqué不同。关于这三个“联合公报”的法律性质,中美两国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中国政府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美国政府却不认同这一点,认为只有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才具有法定约束性。回顾这段历史事实,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美国政府而言,中美联合声明的减排“愿景”不具有法定约束力。而从中方的角度看,中美联合声明发表后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也表示,“确定2020年之后的目标,要在未来的五年计划当中真正加以落实,所以这些目标也是要经过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一旦批准之后是有约束力的”。这就是说,对中方而言,中美联合公报中申明的减排愿景作为今后三个五年计划的组成部分还需要通过人大审议批准才会具有法律效力。
“碳排放”vs“碳污染”
在中美联合声明发表之后,刚刚赢得美国中期选举的参众两院多数席位的共和党议员们已经纷纷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对于奥巴马的民主党政府来说,共和党的态度完全在意料之中,也早有相应的预案来应对。按照美国现行的“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美国环境保护署是实施空气污染防治的执行部门。因此,为了避开国会立法程序,奥巴马政府咬文嚼字把“温室气体”视为空气“污染物”之一,在官方文件中把“碳排放”说成是“碳污染”(carbon pollution),如此这般便直接制定和颁布了无需国会审议的《气候行动计划》、《清洁电力计划》,并按照《清洁空气法》由政府环境保护署执行和实施。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共和党议员也在酝酿反制措施,包括所谓policy riders(政策便车),比如在审议财政预算法案时增设附加条款来限制环境保护署的职责范围和拨款金额,如果奥巴马为此拒绝签署预算法案,那么整个联邦政府就将陷入停摆的危机之中。
总体而言,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实质是以两国现有的政策措施为基础加大减排力度的“愿景”,虽不具法定约束力,但是对国际社会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尤其是中国二氧化碳“达峰”的新提法,表明中国已经准备切实承担起作为“超级(排放)大国”应该负起的责任。我们可以这样说,中美达成减排的共识之后,国际气候谈判的失败就不再是一个必然的“宿命”,2015年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最终达成一个各方可以接受的灵活而又尽力而为的国际减排新协议可能性大为增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557号(工交邮电类664号)提案的答复摘要,关于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适应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
5月21~3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根据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碳中和绿电交易实施方案,通过挂牌、集中竞价、双边协商等方式,组织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绿电交易规模约2.5亿千瓦时。交易电量将于十四运会倒计时100天时开始落实。
2020年,电力系统全面向绿色转型,“水火核”进入高质高效、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其中,煤电“淘汰”与新建同步行动,既支撑又调节的双重角色进一步凸显;大水电建设成果丰硕,乌东德水电站投产机组近七成,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稳步推进,两河口水电站下闸蓄水;核电按下实质性“重启键”,创造世界三代核电
编者按2020年,电力系统全面向绿色转型,“水火核”进入高质高效、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其中,煤电“淘汰”与新建同步行动,既支撑又调节的双重角色进一步凸显;大水电建设成果丰硕,乌东德水电站投产机组近七成,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稳步推进,两河口水电站下闸蓄水;核电按下实质性“重启键”,创造世界三
天空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时时刻刻映照出空气的质量和污染的程度。这几年,中国的“蓝天保卫战”成绩斐然,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享受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那些曾经被重度污染的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更为明显。生态环境部11月27日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中显示,20
在践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近年来我国不仅大力推进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低碳经济产业体系的发展,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市场调节机制,也是近年来的一个工作重点:2010年,我国正式提出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2011年11月确认了7个试点省市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能源的清洁开发和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种新的经济发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能源的清洁开发和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种新的经济发
河北省环保厅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河北省累计排查散乱污企业10.9万家,完成整治10.2万家,其中关停取缔无证无照、治理无望等企业6.9万家,已基本消除散乱污企业排放。以河北文安县为例,该县此前有散乱污企业7000多家,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大气污染严重。以环保督察为契机,文安县展开铁腕整治
多年来,中国华能旗下的三地上市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能国际)致力于科技创新,落实华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高效益产出要求,2014年在浙江湖州建成投产我国首座最高参数的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电厂华能长兴电厂,翻开了我国电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崭新
「导语」供暖季临近,华北地区的雾霾再次造访,九月份的北京已现十面霾伏。根据当前的治理措施,可以预料,今年冬季的空气质量,比去年一定好不了哪里去。一个人穿着毛衣觉得冷,再加一件皮袄,还觉得冷,因为他只为上身加衣服,下身什么都不穿。在寒冷的天气里,一个人如果不穿裤子,上衣穿的再多都不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构建以园区为主阵地的零碳产业生态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通知指出,2025年,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5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5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REPowerEU路线图,宣布到2027年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REPowerEU路线图提出了9大具体行动,目的是在不危及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以协调有序的方式逐步淘汰
5月15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1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文件指出,重庆市能源局将继续指导奉节县做好新能源开发建设,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农村电网提升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加快建设原文如下: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17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