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访谈正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报告情况发布会(文字实录)

2014-11-25 13:3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碳强度气候变化解振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解振华]所以我们觉得,定在“2030年左右”是比较客观的,这16年当中,还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等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说,发达国家承诺了2020年之前的目标,金融危机出现了,实现不了。过去讲发达国家要兑现2020年之前提供一千亿美金的支持,现在不行了,发达国家说出不了这个钱了,因为国内经济困难。所以说,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提出了“2030年左右”这个目标我认为是科学的、客观的。但是我们非常明确,我们要努力争取,尽可能早地实现目标,这又体现了我们既讲究科学又尽到我们最大的努力。

[解振华]另外,声明之后我们也看到了,美国共和党对美方目标持批评态度,这是美国国内政治,我们也不好评论。但是,我们希望,无论哪个国家,都应该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挑战,现在温升越来越快,而且美国最近几年出现了几次飓风,造成了很大的灾害,所以美国国内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在认识上还是比较统一的,现在关键是要采取行动。各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决定采取多大力度的行动,但到底目标是否尽到努力了,有没有力度,我想公布了之后,国际社会会有一个比较公平合理的评价。对中国公布的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的问题是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目标有关,我们今年公布的目标是碳强度下降4%,到现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进展怎么样?另外,碳强度去年年底的时候下降了28.5%,有什么措施保证实现“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的目标?谢谢。

[解振华]我们对外宣布的目标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碳强度要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森林蓄积量要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是经过人大批准的,是有法律约束力的。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实现。经过我们的努力,到去年年底,碳强度下降了28.56%,相当于少排放了25亿吨二氧化碳。“十二五”规划提出,到明年年底我们应该完成17%的碳强度下降目标,按照这样一个进度,要求今年和明年两年必须要碳强度下降3.9-4%左右,我们1-9月份碳强度已经下降了5%,能耗强度下降了4.6%。按照现在这样一个力度,到今年年底实现能耗强度下降4.6%、碳强度下降5%没有什么问题。

[解振华]今年保持这个力度,应该说“十二五”完成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从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调整,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的节能,以及全社会的节能,还是做了相当大的努力。我们讲碳强度下降28.56%,实际上中国的总量大,相对量如果是28.56%的话,绝对量是不小的,世界银行做了一个测算,从节能的角度看,1990年-201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占了全球总节能量的58%,这就说明全世界节能量当中中国占了一半以上。另外,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调整能源结构,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解振华]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在这方面,我们核电在建规模在世界上是最大的,从2007年到去年年底,中国水电装机总量翻了一番,风电装机总量增加了60倍,光伏发电装机增加了280倍,联合国公布了一个数据,在整个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当中,中国占了24%,应该说增速也很快。去年全球总的可再生能源的增量当中,中国占了37%,可见中国在节能和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力度、发展的速度都是很快的。我们还是努力争取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5%,这体现中国的力度和决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咱们国家已经开始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想问一下相关的运行情况怎么样,有哪些问题?还有,试点之后,其他一些省市对于碳交易所的建设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有消息称,我国不打算扩大试点,而是直接着手建设全国性的碳市场,想问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苏伟]碳交易现在是大家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当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提出要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此之前,“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过这几年的试点探索,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刚才解主任在开场的时候也简要介绍了一下市场运行的情况。

[苏伟]通过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因为碳排放权交易还是个新生事物,需要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采用,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地积累经验,同时也是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国情。经过这两到三年的试点工作,7个试点从机制建设、法制建设、规则的建立、平台的建设都已经完成了,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已经陆陆续续上线交易了,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平稳的。

[苏伟]通过试点,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多的收获,首先是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对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大家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资源、价格方面的意识在不断增强,这是个社会基础,而且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整个社会大众对碳排放权交易了解得更多了,也更关注了,因为这件事情跟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另一方面带动节能低碳,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利益。通过体制机制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一些规则、制度,也为下一步推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启动了相关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的要求。通过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报告,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强度查看更多>气候变化查看更多>解振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