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访谈正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报告情况发布会(文字实录)

2014-11-25 13:3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碳强度气候变化解振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苏伟]所以,在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条件基本具备了,目前中央将碳排放权交易明确列入今年的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我们按照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推进,尽快出台,要搞碳交易离不开总量,我们要出台关于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其分解机制的方案,同时要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我们正在抓紧往前推进,有望在今年年底尽早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让碳排放权交易有个坚实的法律基础,这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宪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下一步要重点推动立法进程尽快出台,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这肯定是个很长的过程,有个逐渐的积累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路透社记者]如果中国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和碳排放峰值的目标,必须控制煤炭的消费量,所以我想问一下,你个人认为煤炭消费量什么时候会达到峰值?下一个五年规划里面,你认为应该包括一个有约束力的目标吗?

[解振华]我们正在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之后,要经过人大审议,人大审议通过之后,这些指标都是有法律约束力的,是在国内必须要执行、必须要落实的,这一点上没有问题。所以刚才你旁边这位记者也谈到了美国的两个党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样,我们也很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过去气候变化进程中出现过京都议定书这种情况,美国因为国内政治的原因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所以我们也担心2015年协议面临同样的问题。

[解振华]这次在德班平台的谈判中已经反映出,一是要不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次中美联合声明里明确了,双方都赞成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行动目标是自下而上决定还是自上而下决定,这次的共识是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能力、发展阶段、历史责任,各自决定自己的贡献。所以这次中美宣布的目标也是各自国内确定的目标,我想这也是根据双方各自的国情提出来的。

[解振华]下一步,怎样来评价各自目标与全球长期目标的差距,这个差距缺口怎样弥补,这是需要谈判来解决的。

[解振华]再有一个问题,你刚才关心的,2015年协议有没有法律约束力呢?中国肯定是要经过人大批准的,是有法律约束力的,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有法律约束力,大家共同携手采取行动。现在这个问题正在谈判过程当中,我们对法律形式和法律约束力的问题持开放态度,我们认为协议的内容决定形式,我们希望这一协议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有些国家可能有自己的国情,需要通过谈判,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但是中国肯定是有法律约束力的。

[解振华]另外是峰值问题,刚才我已经讲了,中国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要通过节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以及提高适应能力等综合政策来实现的,其中在节能方面,主要是要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在结构调整方面,除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之外,很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在能源结构的调整当中,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核电。在结构调整的同时,能源供给还要得到保证,但排放会大大降低,特别是煤炭消费,我想能源结构当中煤炭的消费应该逐步降低。

[解振华]提高了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比重,化石能源当中天然气又是比较清洁的,实际上主要是针对煤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降低煤炭的比重。到底煤炭的消费量什么时候达到峰值,取决于技术。比如核电,我们在搞AP1000,因为用美国的技术,由于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耽误了34个月,核电的发展有所滞后。

[解振华]另外,在可再生能源当中,有些核心技术没有突破,所以我们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进行技术合作、技术转让,能够让大家共同地拥有低碳技术,这样我们的煤炭比重会减少得快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会好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前景是非常大的,现在国际上预计在今后几年当中会有7万亿美金的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解振华]另外,最近也有一种估计,未来15年,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需要90万亿美元,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我想应该是尽量采用绿色低碳循环的技术,也就是说,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产品有相当大的前景,这都需要全球合作才能够取得进展。

[解放军报记者]我们最近生活的领域当中出现了一些非常热门的词就是“APEC蓝”和“新常态”,我想问的是,经过我们一系列政策颁布和实行,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节点能让“APEC蓝”回归到一种常态?

[解振华]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的污染,跟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比如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它和解决大气污染是有协同效应的。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实际上对减少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PM10、PM2.5都是有好处的。现在我们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非常有助于大气污染的治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强度查看更多>气候变化查看更多>解振华查看更多>